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时代周报湄公河foqcgios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专科专家

时代周报:湄公河


2011年,无论是东南亚第二大经济体泰国的洪灾,还是让我们痛心的中国船员在金三角地带被劫杀的惨案,都离不开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 湄公河。全长4880公里的澜沧江出中国境后被称为湄公河,该区域也被称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包括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和中国云南省,流域面积内生活着6000万人。自上个世纪末起,中国积极以湄公河为渠道加强同东南亚邻国的关系,但该地区的贫困落后、*治不稳定及强烈的地方民族主义也使其成为不法活动的温床。自2001年中缅老泰签署了《澜沧江-湄公河商船通航协定》后,每天有许多中国商船游弋在河面上,加速了人流物流的传递,给湄公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热闹与繁荣。湄公河*金水道是打通了,但风险却增高了。走私、*品、疾病传播、非法劳工、非法移民 一方面是长期以来的航运安全隐患难以消除,另一方面则是商船贸易的数量在不断下滑。此外,各国在该区域的活动还面临着环境保护方面的争议。中国因素的快速介入,加大了该区域的竞争态势,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利益冲突。长期以来,中国商船在湄公河上被抢,在泰、缅码头遭遇 收保护费 的当地人,其后更发生了去年13名中国船员在该流域被劫杀的事件。 如果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湄公河航运的未来凶多吉少。 湄公河货船船长吴德昌对我们的说, 在中国船只和人员没有进入湄公河以前,这些地方非常贫穷和封闭,河流上比较平静。除了*品以外,当地的其他利益冲突并不多。 2011年10月以来,吴船长因最早披露了13名中国船员在湄公河上被劫杀事件而被外界熟知,该事件在《法制》 2011年国际十大案件 评选中居首位,然而,凶手至今没有被认定。虽然中老缅泰决定建立在湄公河流域的执法安全合作机制,但许多提心吊胆尝试复航的船员不断向我们的提供新信息:中国商船仍然不时遭到当地不明武装的袭扰,而四国警察还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湄公河正在见证中国与其流域国家的关系变化。湄公河航运理论上能够惠及中缅老泰四国,但受经济水平、地位位置及*治动荡等因素的影响,事实上缅甸和老挝的实惠并不多,主要还是中泰间的贸易为主,因此前者对振兴这条河流运输的热情并不高,其与中国的交往仍然以陆地运输为主。另外,澜沧江-湄公河理论上蕴藏着9万多兆瓦水力资源,近年来中国在湄公河上游修建多座水坝的情况已引起下游国家的非议,甚至掀起反大坝运动,造成了不少负面效应。种种矛盾,正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现实关系的一个缩影。尽管我们的国家一直在倡导 合作、共赢 ,但许多情况并不尽如愿。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的官员、学者针对湄公河航运的各种调研报告中,对其正面意义极度渲染,却几乎没有人提及上述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而中国类似的对外*策漏洞几乎遍及整个东南亚地区。2011年12月16日,中国公布了《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国家报告》,表示将加大投资,提速地区开发。然而,中国与该区域的合作,不可能仅停留在经济层面,必将涉及*治、文化、人口和环境等多个方面,如何消除各种误会与矛盾进而获得更多合作收益,始终需要我们智慧应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