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周易到道德经,提出的这一点是我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暖心公益活动 http://baidianfeng.39.net/a_zjwd/190603/7189474.html

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意在告诫人们要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不要有太多主观的任意妄为,这样就能获得成功。

这一点亦是《易经》的基本思想。在《易经》构造的天人合一体系中,人可以通过观象而效法天道,从而应用到人世的方方面面中。

虽然人不能像自然一样生生不息,但是却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去把握天地的大德,这就是人的自强不息。

所以,遵守自然规律就是“无为”。而逢凶化吉就是“无不为”就是“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为做到这一点,《易经》提供了许多信息,如果仔细去观察,会发现《易经》强调自身反省的爻多吉,凡是能够自觉悔悟的,也能转危为凶。

尽管人生而有命,所处的位置也不一样,个人的才华也不尽相同,但是决不能说命数已定。在我认为,人的命数恰恰是不定的,《易经》不断的强调爻辞的多变,卦象的转化,这是否说明了,人生拥有的弹性空间,远远的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呢?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检,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同样强调了反省的重要性。

《易经》中的节卦,同样提出了要求人们去实现简谱节俭的生活,并且强调只有内心安于节俭的生活,才能获得吉祥。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号召人们去学习水之德。这不正与《易经》谦卦的精神不谋而合吗!六十四卦所形容的人生处境之中,只有谦卦展现出六爻全吉的现象。

若是以水来比作谦,恐怕是再合适不过了。水在自然中最为谦下,最能容纳万物,是以《道德经》曰:“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人如果能学会像水一样的谦虚,以宽容而处世,自然也能不争而无所不争。

大道至简!《道德经》与《周易》的思想奠定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基础,正是三千大道,取一而证,殊途同归。无论是《易经》的顺天还是《道德经》的顺道,我们普通人只要坚定地朝着这样的方向努力,必然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