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诚信医疗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5077/品读《黄帝四经》,借鉴前人的智慧,来看清当下的历史。
《经法》篇
法之为道
虚无刑(形),其裻dú冥冥,万物之所从生。生有害,曰欲,曰不知足。生必动,动有害,曰不时,曰时而[倍]。动有事,事有害,曰逆,曰不称,不知所爲用。事必有言,言有害,曰不信,曰不知畏人,曰自诬,曰虚夸,以不足爲有余。
道体虚无缥缈,冥默无形,但其所往,冥冥之中似乎又可以感知,万物追随得以生养、繁荣。人与生俱来便有祸患相随,这是因爲人的本性中存在着欲望,而且这种欲望永无止境,没有能满足的时候。人生来好追随欲望而动,追随欲望而动则祸患相随。具体表现在,不能适时而动,甚至还逆时而动。追随欲望而动必然妄生事端,妄生事端则必然祸患相随,具体表现为,行事违逆事理而动,或举事不能量力而行,甚至行事盲目,全然不知目的所在。这样的人,举事立置必有托词、谎言和狡辩,托词、谎言和狡辩进而带来祸患。具体表现在失信于人而不能施展,或毫无敬畏之心,或自欺欺人,自吹自擂,颠倒是非,或出言浮夸,明明力所不及,却佯装力大有余。
上一期我们讲了,道体虚无,但冥冥中却又能够隐约地感知其所往,万事万物只有追随“道”的发展方向才能得以繁盛。但是,又有多少人在日益浮躁的今天愿意去了解这个“道”呢?似乎“钱”比“道”更重要一些,或者说,如果世人有那么些许想要了解“道”,那也是最好能告诉他赚钱之“道”。如今的人们大多也都是在向外求,这也是受西方的影响,是进步吗?不,是堕落。有统计显示,当今的人,大概只有5%的人有学习意愿。“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遗乎今(韩愈《答李翊書》)”。但其实哪怕是只有百分之一的人有兴趣了解一下过往的智者是如何思考的,我也值得来做解读《黄帝四经》这件事。
原文:“生有害,曰欲,曰不知足”。人与生俱来便有欲望伴随,伴随着欲望做事,那么就必然有祸患相随。骗子大多数就是利用人们的贪欲来下套骗钱。对欲望的描写和塑造,和爱情、战争题材一样,也是一个写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老子推崇“赤子”,认为“赤子”是最接近于“道”的。这是个什么道理呢?刚刚出生的婴儿,只知道吃、睡、拉屎撒尿。新生儿除了饿了吃,憋了就尿之外,没有别的任何欲望。他不会想着要看看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更不会想着买房买车,去竞选总统。但是孩子迟早是要长大的,从最早要到处看,四处摸摸,把所有感兴趣的东西都“尝”一遍。然后对各种玩具、游戏心向往之。随着知识结构的完善,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欲望也伴随着孩童的成长不断地提升。这也就是老子说的“为学日益(《道德经》第48章)”。
可见,欲望是伴随我们成长的必然现象,也可以说是推动我们成长的动因,甚至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原动力。没有欲望出现就没有今天社会进步。所以,不能把一切欲望一竿子否定。要求人们把一切欲望消灭是不现实、不可行、没道理,甚至可以说是反人类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这个“欲”有一个判断的标准。老子说“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道德经》第3章)”。也就是说,界定这个“欲”是有一个前提的,“实其腹”才能“虚其心”,“强其骨”才能“弱其志”。“实其腹”其实是一个动态的评价,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吃饱。同样是吃,吃的内容是有区别的。你不能让我每天小米稀饭加咸菜吧,我也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但是,如果谁认定了人生就应该要去享受天下的各种美食、豪车、帝王般的奢华,那么你的人生注定就不会完美。所以,评价欲望的标准是动态的,因人而异。一切看你和这个世界所能承受的限度来评价。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进入了10年的高速增长期,社会财富急剧增长,美国女性开始取得投票权,电力迅速普及,大大提升了工业生产和生活品质,伴随而来的还有奢靡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福特汽车源源不断地下线,各种促进消费的广告铺天盖地,采用分期付款的赊销办法,大大增加了汽车、收音机、家具、家庭电气用具等耐用消费品的销售额,住房营造在年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房价疯狂的上涨,股票每天都在创新高。
年9月,美国时任财政部长安德鲁·梅隆向公众保证:“现在,没有担心的理由,这一繁荣的高潮将会继续下去。”10月24日,美国迎来了“黑色星期四”,美国金融终于崩溃了,一夜之间,股票从巅峰跌入深渊,价格下跌之快连股票行情的自动显示器都跟不上。由于房价股价崩盘,各种工厂开始减产,失业率飙升。累计破产企业超过10万多家,倒闭银行余家。超过万人失业。高达多万,死于自杀和营养不良。曾经的资本家几乎失去一切,只能睡在大街上,靠吃草根、捡拾垃圾度日。一本记录美国历史,《光荣与梦想》的书中这样写到:“千百万人只因像畜生那样生活,才免于死亡。”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危机,进而影响到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糟糕的经济引起民粹主义抬头,希特勒上台。贪婪加上享乐主义导致的金融危机,间接地引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如果抽丝剥茧地把造成美国年金融危机分析清楚,就可以清晰地看到,造成经济危机根本原因是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认为只要不断地促进消费,繁荣的高潮就可以持续,和当前的美国多像。即便是美国的停工停产了,美国的股票也仍然在不断地上涨。而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本质就是人性的贪婪,就是那个深不见底的欲望。所以千万不要单纯地以为我们只要创造了更多的财富,生活理所当然就一定会更加美好。如果不能平衡好人们心里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欲望,就好比车速越高,危险越大。讲清楚了“欲”,让我们再来看“生有害,曰欲,曰不知足”。如果一个人生来就追逐“欲”而为,也就是超出了一定界限的,不应有、不切实际的追求而作为,而且还不知满足,那么必然祸患相随。
这里还要再强调一点,人的“欲”可不就是简单的物欲,还有权利欲,胜利欲。物欲还比较好理解,也相对容易避免,毕竟口袋里有多少米,自己是能掂量掂量的。而对于胜利欲,这个隐形的欲望就很少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