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曾经当着他的老同学,老朋友陈鼓应的面,指出他把《道德经》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中的负字的意思理解错了。负字不是“背”的意思,而是“抱”的意思。
陈鼓应不服,说你凭什么说负作“抱”解,而不做“背”解。
李敖就举出《史记》里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来说明。
《史记·刺客列传》里讲,燕太子丹要干掉秦始皇,请来刺客荆轲,然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拿着燕国的国防机密献给秦始皇,打开地图请他来看,结果看到最后一段忽然地图里藏了一把小匕首。“图穷而匕首现”,荆轲拿着小匕首要扎秦始皇。秦始皇当时没办法,因为按秦朝的规矩,任何人带着武器不能上殿,所以大家都不敢上来救他。这时候秦始皇就自己拔剑,可是拔不出来,急得满殿乱跑,大臣在底下喊:“王负剑!”《史记》里对这一段是这么描写的:
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什么叫“王负剑”啊?如果“负”是“背”的意思,秦始皇上朝发神经啊,背个剑坐在那里,又不去远足,又不要打猎,背着剑上朝不通的嘛。可见“负”不是“背”的意思。大家想想看,拔剑要怎么拔?要把剑放在胸前,一手拿住上面剑柄,一手把着下面剑鞘,一个往上提,一个往下拉,这样子剑才拔得出来。所以“负”是把剑放在胸前,“王负剑”是提醒皇帝把剑拿到胸前拔出来。这样子解释才通。
很多人对李敖的思维,文化素养感到叹服,但真的是这样吗?负真的如他所说,只能做“抱”解?甚至,在他所说的几个地方真的作“抱”解?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p>
首先,负真的只能作“抱”解吗?答案是否定的。
负如果真的只能作“抱”解,那么,“负荆请罪”怎么理解?抱着荆棘条去请罪?显然解释不通,这里的负只能做“背”解,这就说明负字起码有一个意思是“背”;
其次,负字能做“抱”解吗?我觉得行不通。
我们想一下古代人是怎么拔出腰间佩戴的宝剑?秦王又为什么拔不出腰间佩戴的宝剑?
如果我们经常看古代戏,日本武士剧,欧洲古代戏(欧洲骑士都是别一把长剑在腰间),或者有点想象力的话,就会发现要想快速拔出别在腰间的长剑,必须要有一个动作——按住剑鞘。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因为腰带上的剑要么是插在腰带间,要么是用一根绳子系在腰带上。如果是缓慢拔剑,还可以把剑拔出来,但如果是快速拔剑,那么剑身就会很容易被剑鞘卡住,从而拔不出来(因为剑鞘没有固定住,快速拔剑的时候会晃动)
秦始皇碰到的就是这种情况,在大臣出声提醒之前,他不是没拔过剑,他拔过,但拔不出来,就是因为他少了一个正常快速拔剑必备的步骤——按住剑鞘。
大家想一下,如果是一场比赛,己方队员在场上犯错,我们一定会出声提醒他出错的地方。如果他少了一个正确行动的某一个重要步骤,场边的队友一定会提醒他那个少了的步骤。这也是秦始皇的大臣们所做的事。
有人会说这只是你的个人推测,我想说这确实是我的个人推测,但我的推测是有事实做凭证的。
取自《史记·项羽本纪》
/p>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乡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面对带剑拥盾闯进来的樊哙,项羽是很忌惮的。所以才会按剑而跽,这说明他进入了随时准备战斗的状态,一只手按住剑鞘,一只手握住剑柄,随时都能拔剑而起。这就好比我们现在的军人,打开了枪的保险,子弹上膛,手指扣在扳机上。
这说明按住剑鞘是快速拔剑的前置动作,秦始皇之所以之前拔不出来,就是因为太急了,没有用一只手按住剑鞘,又想快速拔剑,剑才会被剑鞘卡住,拔不出来。
李敖说负剑是把剑从腰间取出,横在胸前拔出来,这样的动作太费时间,在那样迫在眉睫的当口是不切实际的。而且快速拔剑,拔不出来说明剑身很长(如果剑身很短,就算快速拔剑也拔得出来)。
想把那么长的剑从腰间取出来也是很费时间的,除非使用暴力手段,但这么做很费劲还不一定成功,就算成功了,非得横在胸前拔?
最省时省力合理的解释是,一只手按住剑鞘,一只手握住剑柄,快速拔剑。
所以,这里的负做“按”解。
那么,《道德经》里“万物负阴而抱阳”里的负做“抱”解吗?
答案是否定的。
为什么?
大家想一下,一位母亲手里抱着一个孩子,背上背着一个孩子,这两个孩子都是她的。这正如“万物负阴而抱阳”一样,不管是面阳的还是背阴的都是万物的一部分,并不是只有抱着的算,背着的不算,抱和背都有拥有的意思。
而且阳产生于身前,阴产生于背后。
如果负和抱都做“抱”解,那么就是左拥右抱,都是身前,都是阳,那何来阴?
所以,这里的负只能是“背”的意思。
那么,负能不能做“抱”解呢?
答案是不行,为什么?
因为这样就重意叠用了。
李敖曾说抱负是讲胸前的事,而不是背后的事(这个也是他把负做“抱”解的推论)。但这样解是不通的,前面已经有了一个抱,后面的负还做“抱”解,岂不是抱抱了,没有这样用的。
也没找到负能做“抱”解的例子
/p>
负担——做“背”解
负责——做“背”解
负债——做“背”解
……
所以,负根本不能做“抱”解。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p>
1.对专家的话不能盲从,专家也会犯错;
2.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当然你的判断必须以事实为基础,以理论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