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德道经道之详解,大道究竟是什么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http://www.znlvye.com/m/

“道”作为中国古代道家创立的哲学概念,可谓魅力无穷,吸引了古今中外无数的哲人去探寻。人们可以在自然科学与社会学的各个方面来探索“道”,运用“道”。可是抓不住“道”的实质、本源,就会走上歪门邪道的。所以必须认清“道”的真实面目,懂得“道”的哲学涵义。

道家老子之道具有普世意义,但却不是玄而又玄。文子作为老子的高徒对此深有体会,“大道坦坦,去身不远,求之远者,往而复返。”(见《文子道原篇》)认识大道不能单纯靠认知,要加以深刻的领悟,才能明了。

有状混成,先天地生,萧寥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从楚简本)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状态,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存在了,蛮荒辽阔独立存在而不改变,可以作为天下万物的本源。不曾知道它的名称,为其表字为“道”,我勉强为它取个名叫“大”。大道运行为逝去,为遥远,为往返。

可见“道”是混沌的状态,而不是物体。大道具有独立存在的特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大道具有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运动规律。反也者,道之动;弱也者,道之用。又:天道圆圆,各复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从楚简本)自然之道做圆周循环运动,使万物各归其本源。返回本源称为静止,叫做回归生命的起点。回归生命的起点,是恒久的规律。这就是循环守恒论。

道法自然,所以有自然之道。天象无形,道始无名。自然的形象没有形体,大道也没有表象。大道是隐藏在自然万物之中的。

道盅,而用之有弗盈。大道如空杯,用起来却不会盈满。至虚,恒也;守中,笃也。(从楚简本)万物达到虚空是永恒的过程,守住中心轴心是切实的存在。万物在循环轮回的过程中,总会经历虚空,而守住中轴是真实的存在。这其中包含守中原理,而经历宇宙第七维虚无的转变过程。值得注意的是虚无作为宇宙第七维,是自然万物都要经历的。佛教所言的“四大皆空”也包含这一认识。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从帛书本,去衍文)天下万物产生于实体有,实体有产生于虚无。大道产生出混沌元初,混沌元初分化为天地阴阳,天地阴阳和合生成混合之物,构成了世间万物。万物都包含着阴阳对立面,阴阳交错相冲成为和谐状态。万物有的减损了反而增益,有的增益了反而减损。这个“道”可不是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奇点”,产生出宇宙万物。事实上宇宙大爆炸理论是不成立的假说。大道不是实体物质,而是促成万物生成的规律。这其中含有阴阳对立统一的原则,还有损益互补的平衡准则。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宇宙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自然万物也是如此。

道恒无名,朴虽微,而天地弗敢臣。大道恒久没有形态表象,混沌元初即使精微,但天地也不能使之臣服。这里提出了“无名之朴”的概念,其本质是混沌中的元精,也就是宇宙第六维元精。元精是孕育万物的初始,蕴藏于虚无之中。

道氾兮,其可左右,成功遂事而弗名有。大道流布广泛啊!它能左能右无处不在,成就事业完成功绩而不称说拥有。大道具有普遍性,涵盖天地、万物、人,主导着自然宇宙的一切。

道恒无为。大道总是遵循自然之道而作为,不带有主观作为的因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其中就含有“无为”,这里不是针对人,自然万物按其规律来运行,就是“无为”。

由此可见,“道”具有哲学深义,具有客观属性。老子之道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对于人类社会也是破除野蛮走向文明的灯塔。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