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常读常新,每次看都有不一样的收获,值得反复品味。由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很多人都无法全文去品味经典。所以,笔者精心选取了《道德经》经典的15条金句与大家分享。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享受经典大餐吧!
金句1: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是全书的开篇,也是所有阅读《道德经》的人最难以理解的一句话。一般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那反过来,如果不是一般的“道”,是不是就无法表述呢?道,是悟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真有点“玄而又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其实,从全书来分析:道,指的是自然的规律,引申为事物的原则、方向等等。不管怎么样,遵循自然规律、把握事物的原则和方向总是没有错的。
金句2:道法自然。法,是效法、遵循的意思。道要效法自然。自然的伟大在于它按照自己的规律不偏不倚地运行着,没有一点私心。自盘古开天,一片混沌,天地分开孕育万物。日升日落有规律、打雷下雨有规律、生长凋零有规律、物种更替有规律,一切都按规律办事。道,要效法自然,也就是要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违背事物运行的规则。如果不遵守这个原则,就会遭受报应。比如乱砍滥伐就是导致水土流失、胡乱排放就会污染环境导致疾病增多等等。所以,“道法自然”四个字价值连城,值得一生牢记。
金句3:上善若水。这四个字是书法作品中最多见的,也是很多人追求的一个境界。这四个字包含了老子的“柔弱胜刚强”、“包容”及“不争”的思想。水,是柔弱的,没有石头的坚硬,却可以水滴石穿;水,是不争的,遇阻就绕行,却能奔流不息;水,是低调的,专往低处走,却成就了“海纳百川”的奇观;水,是坚强的,可以仍受高温化为蒸气,可以忍受寒冷结为坚冰。水,几乎无所不在,高山平地都有水,植物需要水,动物需要水,人也需要水。所以,人要向水学习,包容一切,因为不争而化育一切。懂得了这四个字,做人就不会那么多棱角,做事就会懂得迂回,人生就会懂得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顺势而为。
金句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的起源是什么?世界的精彩是如何演变过来的?世间万物总有个源头,但谁也说不清那个源头是什么。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一个万古的难题。所以,老子姑且用“道”来代表万物的起源。道”,是万事万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道”的规律一步一步逐渐发展,于是有了精彩的世界。三,代表着循环往复。正确的事情循环往复地做,就会出好的结果。错误的行为循环往复地做,就会带来坏的结果。比如:“事不过三”、“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等等。所以,按照一定的规律循环往复就造就了万物。
金句5: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句话阐明了不争的智慧,避免自己做“黄婆卖瓜,自卖自夸”的人。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大,所以才能长久。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生活中,这句话是很有指导意义的。比如:不管你家孩子学习有多优秀,请别经常在别人面前夸赞自己的儿子,别人不会因为你对孩子的夸赞而更认同你的孩子,反而会让别人说:“学习成绩好有什么用,一点家务都不肯帮忙,长大了肯定是个书呆子”。如果你不经常夸你孩子,别人可能会反过来夸赞你的孩子。再比如:一个人业务能力很厉害,几乎做了整个部门一半的业务。这个时候他应该怎么做呢?如果从此自高自大、认为公司没他就不行,这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他能够保持低调行事,感恩公司,感恩伙伴的帮助,那他才能获得更多的认可,并且能长久做下去。
金句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这句话教会我们懂得适可而止,学会进退之道。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做事不要做得毫无退路,做人不要做得锋芒毕露,创富不要富贵而骄,立功要懂功成身退。大家都听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却未必记得那个为了帮助他复仇而立了大功的谋臣文种。在越王勾践入狱期间,文种招兵买马,恢复生产,为复仇建立了非常牢靠的基础。他是否就因此得到好的结果呢?在勾践复仇成功后,文种没有听范蠡的隐退建议,仍然留在越王身边。最后却被越王随便找个理由就处死了。所以,功成身退是人生的大智慧。
金句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生在世,祸福难料。祸里藏福,福中有祸。中了彩票五百万,是福。但是却让人产生了钱财来得很容易的错觉,导致好吃懒做。学习成绩不够没法到国外读书,没达到目标是不好的事,但是因为无法出国却可以留在国内照顾父母,这又是福气。这个世界能量是守恒的,这边多点,那边可能就多点。所以,面对祸患,保持平常心勇于面对;传来福音,也无需太过兴奋,因为可能内含祸患。
金句8: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类的欲望是无边无际的。但就是因为欲望,让人失去了很多很多。因为要争权夺势,不惜牺牲性命去厮杀;因为要聚敛钱财,不顾底线贪赃枉法;因为要快速爆发,不顾民众安全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这些都是要不得的。所以,知足才能常乐,知足才能守住善的底线。
金句9: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面对“道”,面对真理,每个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老子说:“上士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你愿意做一个乐道的上士吗?
金句10: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认识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准确的自我评估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子告诉我们:知道自己有所不知,是很好的;自己其实不知道还自以为知道,是有问题的。人的认识有四个层次: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从最低层次的一无所知到最后的一清二楚,是需要我们一生孜孜以求的。
金句11: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一个大国家,就像烹饪小鱼鲜一样。小鱼鲜,比较鲜嫩,最忌讳的是反复翻炒,因为容易烂。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给民众足够的休养生息的时间,自然就会兴旺发达起来。家庭建设,最怕的就是瞎折腾。企业经营,最怕的朝令夕改。这些道理都是一样的。
金句12: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圣人常常是没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这个世界上,圣人很少,但处于类似角色的领导者管理者却很多。管理者如何让属下心服口服始终跟随呢?就是“以百姓心为心”!设身处地为下属着想,全心全意为下属争取利益,避免有自己的私心。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大家的支持。曾国藩是清朝能臣,在太平天国的围剿战中取得战功,获得了慈禧太后的大量封赏。这个时候他并没有独吞封赏,而是考虑到下面的战友都希望得到封赏,于是把奖赏都分发下去了。所以,曾国藩能得到士卒的全力拥戴。
金句1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的难事,一定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从微细的部分开端。我们最怕眼高手低的人,最怕没有多少本事又大话连篇的人。所有大事、难事的完成,都需要从低处入手、从细微之处入手。一个大学生,满腹经纶,心中充满梦想,希望做一番大事业。可是,刚到一个公司,可能要先学会如何使用打印机,学会如何斟茶倒水,学会如何与身边人相处。千万别说这些与你无关,一个亿元订单可能因为在谈判时少倒一杯水就导致招标失败。
金句14: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今天你给别人一个苹果,明天你可能就会收获一个梨子;今天你让利给你的合作伙伴,明天你将收获更多订单;今天你将你的成功秘诀和别人分享,明天你会收获更大的事业平台;今天你帮了一个人,明天你会收获更多的帮助。人生在世,必定是越给越多。懂得分享和给予是个大智慧。
金句15: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过分的爱名利必定要付出跟多的代价;过于聚敛财富必定会招致更惨重的损失。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你争我夺不亦乐乎,往往忘记了生命的原本意义。有人变成工作狂,得到了财富却丢掉了健康;有人开始作奸犯科,得到了财富却失去了自由;有人升官发财到了外地,却失去了陪伴孩子的关键时光。我们崇敬努力的人,但是要学会适可而止,时刻不忘初心。
《道德经》15句人生智慧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你的收藏、转发和点赞都是对笔者的最大肯定。更多精彩,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