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乎似 [复制链接]

1#
得了白癜风在北京哪家医院能治好 http://pf.39.net/bdfyy/bdfrczy/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乎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逐句解析]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乎似万物之宗”中的“冲”字如何理解很关键,有人认为是假借字“中”,即中和、冲和的意思,因此“中”成为了“道”的核心品质,正如孔子所说的中庸之意。有人认为作冲虚讲,即淡泊虚静。综合起来讲,冲的含义就是冲和而守中的原则,道的品质是有功不居伟却能虚怀若谷,说的就是道坚守了冲和而守中的原则。

正如前面“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所说的,道的特征是虚无但又不贪名分。虚无或虚怀若谷说的是道的包容性、大公无私,可普度万物。“不盈”和“渊”继续对道的虚怀若谷品质作解释,不盈指谦虚不盈满,渊指道深不可测。因此,“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乎似万物之宗”译为道在作用于万物过程中坚守冲和而守中的原则,在作用过程中,道既能虚怀不盈满,却又深不可测,似为万物之祖宗。

“挫其锐,解其纷”中的“挫”指挫伤、摧折;“其”代表万物;“锐”指锐气、锋芒;“纷”为纷争、矛盾。因此“挫其锐,解其纷”译为道为了把万物揽入怀中,使万物和睦相处,必须去除它们的锋芒,化解万物之纷争和矛盾。

“和其光,同其尘”中的“和”指冲和,混合;“光”指光芒,与众不同的光辉、荣耀;“同”指共存于、汇聚于,聚集到一起;“尘”指尘土,尘世、人世间。“和其光,同其尘”译为每一个万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光芒,道为了让万物和谐共存于纷繁复杂的尘世间,必须去冲和每一个事物独特的光芒,使它们不再具有特殊的身份(一视同仁)。

“湛兮似若存”中的“湛”为清澈透明,意为道的虚无性。“湛兮似若存”意为因道的清澈透明,让你看不见、摸不着,若有若无,若存若亡。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中的“吾”指老子,为了弄清楚自然之道与天地谁为先的问题,老子采用了自问自答的方式作出了回答。“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译为我不知自然之道与天地谁在先?显然,道先于天地而生。

自然之道在作用于万物过程中坚守冲和而守中的原则,在作用过程中,道既能虚怀不盈满,却又深不可测,似为万物之始祖。道为了把万物揽入怀中,使万物和睦相处,必须去除锋芒,化解万物之纷争和矛盾。同时,每一个万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智慧光芒,道为了让万物和谐共存于纷繁复杂的尘世间,必须去冲和每一个事物独特的智慧光芒(即让光芒的变得暗昧,让暗昧的变得光芒点),使它们不再具有特殊的身份(一视同仁)而共处尘世间。因道的清澈透明,让你看不见、摸不着,若有若无,若存若亡,却永远作用而不殆。

我不明白道与天地谁生在先?显然,道先于天地而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