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要想功深必先修德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有治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9728824

摘要:此文主要论述修德是功成秘诀之首;讲练功与修德的关系;讲在练功中如何涵养道德的途径与方法,以使达到功深德高的目的。

关键词:修德、入静、七情

气功是我国的瑰宝,也是中国古老文化遗产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是打开人体科学之门的钥匙。为弘扬气功科学,发展气功事业,使更多的人掌握这一育德健身的法宝,现将修德是功成秘诀之首的观点浅注详解于次,供参考。

一、含义的内在联系

道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其义不详谈)。道德通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道德经》说:“道生之,德蓄之……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

《素同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道德二字是宇宙间最基本物质及其性能的概括。这一道德存在于宇宙万物中,也存在于人的身体中,它于自然中的道相通,决定着人体的生长衰亡。而气功的气,在古代是一个哲学概念,气是万物生生化化的根本。明朝名医张景岳说:“生化之道,以气为本,天地万物,莫不由之,人之有生,全赖此气”。因此,修养道德与气功有着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

二、从气功理论讲

中国气功最经典的书有三部,一是《易经》、二是《道德经》、三是《黄帝内经》。这三部名著从理论上以及诸方面,把练功与修德的内在关系进行了精辟的论述,把悟道与练功融为一体,所以悟道也可以说是广义的练功,而广义的练功也就是悟道的过程。这就与理论体系融为一体。

我国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气功锻炼者的道德修养,不论是儒家道家还是武家都把练功称为“修道”,而且认为修道者则必须修德,道和德是紧密相连的,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缺一不可的,只有融为一体,才能相得益彰,如若分离,就会两败俱伤。故,前人说:“修德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炼功不修德,必定要着魔”。

三、从练功入静角度讲

从练功入静角度讲,练功与修德也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在日常生活与练功中,人们认为保健、养生的先决条件,就是维持神(意)、气的稳态。而要维护神(意)、气的稳态,一是排除、减轻七情的干扰;二是增强意识的自我调节能力,前者则要求道德的修养,只有德高才能有效的控制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在练功中的干扰,也才能寻求真意,保证更好地深层次的入静。

也只有“心静”、“心定”、“心明”,才能松之至虚,静止入深,使之能经常保持情绪的安定,精神愉快,和畅于中,喜形于外,这样心若一静,则气就有所归,功效就快。所以每个练功者要想得到高层的入静、收到练气功的良好效应,就必须自觉地、主动地陶冶情操,涵养道德,摒除七情干扰。后者是用意识的内容。

总之,古今练功有成就者,十分重视道德修养,历来就有“信为功本”、“德为功母”、“功从德上来,德为功之源”之说。又如,“养生莫如养性,养性莫如养德”。所以德是自然发展规律的要求,社会发展规律的需求,也是人体生理阴阳平衡的基础,也是修炼气功的前提和保证。故,在练功中切切不能忽视修德这一重要工程。怎样结合练功进行陶冶性情、涵养道德呢?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供参考。

第一、要不断提高对涵养道德重要意义的认识

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的人,故,人的生命活动和宇宙间万物的运动是紧密相连的,又是统一的,因此,人在生活过程中也就必须要严格遵守一系列共同的基本规律、准则及要求。这就是说,要求人们的道德情操必须要符合自然规律,如违背了这一规律,就要受到自然的惩罚。同时,人又是社会的人,人的生命活动又是必然受社会的诸因素、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制约。

但是,人不管是受自然因素的制约也好,还是受社会诸因素的制约也好,我们每个人必须从理论上和具体的实践中要清楚地、深刻地认识到道德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你想要练功,使自己增强体质,祛病延年,开发智力,提高“储能”能力,激发和强化人体内在潜能;你要想在宇宙间比较愉快的、幸福的生活,你就必须先从悟道修德着眼,切不可忽视这一重要因素。因而,我忠心希望人们不管你在任何条件环境中都不要忘记陶冶性情、涵养道德与你生存的重要关系。

第二、要认真在实践中磨炼自身

认识问题解决后,就必须立足于行动,在人生的沧海中认真的磨炼自身,是十分必要的。要知道生活的艰难和道路的曲折,要努力培养自己适应自然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要明白自身在整个社会和自然发展的作用,这样就能较恰当地认识自己、认识群众,就会对自身提出要求,也就会主动的培养自身各种品质,如自强不息、勤劳淳朴、正直善良、勇敢顽强、心口相应、表里如一、扶危解厄、除暴安良、闲邪存诚,无私无我,一心奉公等等,都成心性则一定会使人渐趋清明。

这样人生活在社会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就能够正确对待,正确处理,这样也就不易引起七情的无常变化,使人精神宁静,意气中和,心神愉快。虚其心,心胸开阔,也才能养蓄天地浩然正气,才能达到“致虚极,守静笃”,“无欲以观其妙”的境界。也才能使人心底平静地对待人世间的事事物物,在系列的矛盾面前,冷静对待,宽容处理,及时化解,消险为夷,求得一切问题在萌芽状态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以扬国荣,以平民心,这样只要人人献出一分爱,人类社会就会变成美好的世界。

第三、益于人类无私奉献

气功是我们祖先在实践中创造发展起来的,是人类的宝贵财富,理所当然的,应是来自于民而造福于民。每个从事气功事业的人要向优秀的科学家一样,应具备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彻底摆脱各种自私偏狭的心理。功成与否,既不要狂妄高傲,也不消极悲观,应把自己已掌握的气功科学知识、技术与技能无私地奉献给人民,造福人类,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具体来讲就是要在实践中,多讲实话,多做实事,全心全意地教给人民功理、功法,使之健身于民造福于民。切忌自吹自擂患得患失,贪图名利地位,更勿讨价还价,骗取民财。再次,应学白求恩同志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济民于困,济民于难,急人民之所急,给人民之所需,要为民解除病痛,为民增添新生。(曹毅)

(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