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悟2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复制链接]

1#

原文/p>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译文/p>

道化生为一,一化生为二,二化生为三,三化生万物。万物以阴为负,以阳为正,阴阳交合达到平衡。人都厌恶孤,寡,不谷,但王公却用这些字来称呼自己,那是因为王公都想着能做大一。物分阴阳,一体两性,因此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对立统一。这是别人教我的,我也这样教导别人。强梁的人其实是一直想为大一的人,都不容易善终,我也以此为鉴。

感悟/p>

道是从无到有的无限集,所以,道化而为一,是一个自然过程。比如,瓜熟蒂落,小鸡破壳而出,婴孩的第一声啼哭。

二与一之间隔的是一个道的无限集,二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二是一的累加。这种情况的一是同道的。我们称之为德,德是遵道的行为,自然也是道的累加,我们平常都说积德。第二种情况就是一分为二,这种情况的一其实已经有了分别,不管是多少细微的分别也是不同了,这种分别如果放大就是两个无限集了。比如,人分男女,男女统为人。鸡分公母,花有雌雄。物分阴阳。这就是一生二。它可以帮我们理解对立统一这个概念,统的是这个道,但古语也说,道不同,不相为谋。理解了二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不二法门,如果我们要回归道,那我们就应该应用不二法门,也就是修行中不起分别心。

二生三,三生万物其实就更好理解了。比如人分男女,男人和女人结合有了小孩,小孩是人类生命的传承。这样就有了三生万物之说,三代表的是新生。有了三就有了生命的延续,也有了这个大千世界。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学过会计的人都知道会计的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如果资产不变,那么,负债少了,所有者权益会增加,负债多了,所有者权益会减少。物理中有能量守恒定律,也让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再比如,人的寿数其实是个定数,人的年龄增加了,寿数就会相应的随之减少。生活中的事自然要复杂多了,我们很多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损的是什么,得的是什么。比如,有人拼命的赚钱,暗自庆幸自己钱多,却不知道,你损的是人的精血,你的寿数可能因为你身体的透支而减少。社会中富有的人占少数,贫穷的人占多数,因为少数富有的人占用的是大多数穷人该有的那部分。

人之所教,吾亦教之,吾将以为教父这句话告诉我们,对道的认知并不是老子宗师的独创,而是人类的认知的进步,宗师传教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样一个理念也需要我们把它传承下去。

为什么说强梁者不得其死?这个先留给读者思考,我们下回分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