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里的真爱功夫,只这一条,足够半 [复制链接]

1#

你顺,对方也顺;你柔,对方也柔;你客气,对方更客气,事情就很好办了。

在我们的印象中,柔弱是女性的代表,刚强是男性的代表,刚强是要胜过柔弱的。

但是在古老的智慧典籍《道德经》中,老子却说了这样一句话: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告诉我们,弱可胜强,柔能制刚。

如果在男女交往相处,爱情与婚姻里用得好,会助力我们收获美好的爱情。

借着这个美好的日子,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下《道德经》里的真爱功夫。

1.为什么要处柔守弱

据说孔子仰慕老子的学问,携众弟子前去问道,而老子见到孔子时并不说话,只是张开嘴,让孔子看他残缺的牙齿和完好的舌头。

众弟子皆疑惑不解,孔子却领悟到,老子的意思是:牙齿虽刚强,却残缺不全了,舌头虽柔弱,却保全至今。

大智慧的老子看到了世界上所有事情的变化,悟出一个道理,就叫作柔弱胜刚强。

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天下最柔软的东西,才有本事驾驭最坚强的事物。

从实际状况,我们应该很快可以了解,积柔可以胜刚。水跟气是最柔弱的,但没有人打得过它们,没有人能够战胜它们。

水碰到钢板,能够水滴石穿;只要有个小缝,气就能慢慢吹过去,让缝慢慢变大,最后整片都裂开。

积弱可以胜强,强无法胜强,只有弱才能胜强。

钢跟钢硬碰硬,最后只会两败俱伤。所以我们有一句话,叫作以虚控实。

车轮跑得很快的时候我们要刹住车,就是用很柔软的刹车片来刹住最硬的轮子,道理是一致的。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守柔才叫强,因为“弱者道之用”,守得住柔,就守得住道,守得住道就等于抱住了一,这时候你才真的是强。

但是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老子所讲的柔弱,并不是我们常常认为的那个一无所能的柔弱,而是先要知道刚强,才可以柔弱。

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刚强,柔弱,是不行的。

很多人读书没有读通,就说要柔弱,最后只能自己吃亏。吃亏到最后,就使得人对柔弱失去了信心。

比如我们读《论语》,读到最后,对仁义失去了信心,好人永远吃亏,讲信用的一定倒霉,那还要做好人干什么?讲信用干什么?

读《道德经》,读到最后,也是如此。人家争我不争,那不是一定会倒霉吗?这就是因为不晓得什么叫不争,不懂得什么叫作无为,不知道什么叫作柔弱的缘故。

柔弱是懂得刚强以后,舍得守着弱这一方,才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否则,根本就是任人宰割了。

2.如何用柔用弱

在男女相处中,尤其是女性,懂得这个道理,真的能够减少很多很多的烦恼,甚至无往不利。

请问各位女士,如果你的先生晚上很晚才回来,你当妻子的会怎样做?

如果一进来就怒目而视:“你今天又加班了吗?怎么天天加班?到底跑哪里去了?”搞不好先生掉头就走了。

如果先生再晚回来你也无所谓,他就会回来得越来越晚,甚至好几天不回来。那是你把他宠坏了,谁叫你这么柔弱呢?可是你一刚强,又闹翻了。怎么办呢?

我们看以前的人,就会觉得很高明。

以前的太太会怎么做呢?先生晚上回来很晚,但是他眼睛会看:“怎么桌上晚饭还放着不动?”太太也不说话,就让先生自己去看,他又不是瞎子。

先生说:“我打电话叫你先吃晚饭,你怎么不吃呢?”太太不能说你还没有回来,我要等你回来一起吃这样的话,否则就是自我作践,就是讨人情。

以前的太太很高明,她会说,我不饿。不是为先生才不吃,而是自己不饿而已。

这样,先生就会不好意思:“以后不要这样等了。”太太也不说话,把饭菜拿去温一温,热一热。

让先生坐立不安,他自己会反省,自己会改过。这就是“柔弱胜刚强”,这就是“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我们应该好好去应用这些智慧,这不是阴谋,而是大智若愚。什么叫阴谋呢?就是存心想得到某种结果。

如果我是自然这样做,你也不违反自然,什么事情都合得来,都好商量,这样就叫作无为而无不为。

爱是需要花心思的,婚姻是需要经营的。

我们中国人在乎将心比心,硬碰硬,对着干,最后只会两败俱伤。

所以虽然有可以刚强的本钱,可以先导的能力,但是聪明人懂得,要先采取弱势,先采取低下的姿态,先用顺的态度。

你顺,对方也顺;你柔,对方也柔;你客气,对方更客气,事情就很好办了。

当然,刚强谁都喜欢,可是我们一定不要忘了,刚强最后通通败给一个共同的敌人——柔弱。

弱者,才是道之用,只要能弄明白这点,还有什么男女相处的难题不能化解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