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vvhebrn/我们继续来学习《道德经》的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前面七章老子对于道,以及道的这个运作机制,给我们做了讲解,但是老子也很体恤我们,怕我们听不懂,于是在第八章他就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说明道。
他举的这个例子是水,“上善若水”,也就是那个最高尚的品德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去利泽万物。在这一段除了第一个善是善良的品德之外,其他的善都是善于的意思。水善于去利泽万物,但是却不争。我们在前面讲过,《道德经》里讲的这个不争的概念,绝对不是不参与竞争,因为竞争在这个世界上是无处不在的,你只要做事就会处在这个竞争当中。
《道德经》里边讲的不争是于其争而不争,我还是会参与这些社会实践,我会处在各种的竞争之中,但是我不执着,我没有那个争的心,最后成也罢,不成也罢,都没有什么关系,我只是做好我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而在这一点上,水就是这样,水利泽了万物,有了水万事万物才得以生长发育,但是水并没有居功,它并没有要求人类对它怎么样,人类对它好也罢坏也罢,它总是在默默地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就特别像道,这才是真正的不争,他并没有因为我们不表彰它就不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了。
同时老子还讲,“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个众人之所恶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一句老话,叫做“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们总是想往高处去爬,拼命地去凸显自己,但是水总是往低处流,低处就是众人之所恶,人都不愿意往低处去,都不愿意去放低自己,人们总是想去抬高自己。但是老子讲,就是因为水往低处流,水愿意去放低自己,所以他才最接近于道。
那么为什么放低自己,往低处流最接近于道呢?禅宗的六祖惠能大师在《六祖坛经》里面曾经讲过一句话,“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也就是一个人如果把自己放低了,以平等之心去对待身边所有的人,普遍地去尊敬别人,永远把自己放低的话,那么他就拥有上上智,那个最高的智慧。而如果一个人总是看不起别人,老是自以为是,觉得自己了不起,比别人高明,那么他就没再有智慧了。真正的智慧是看到众生平等,我们并不比别人高多少,我们并不比别人高明,那个才是真正的智慧啊!
剩余52%未读立即解锁专栏,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