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在来修道术传世经典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间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index.html

一.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测。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喂不盈,故能利蔽而新成。

古代善于行道的人,精微玄妙,深邃而不可认识。正因为不可认识,只能勉强地来形容描述它:迟疑踌躇啊,像冬天涉过江河;犹豫迟疑啊,像畏惧四面的威胁;恭敬庄重啊,像充当宾客;融化流散啊,像河冰消解;纯厚自然啊,像未经雕凿的原木;空旷宽阔啊,像远山的幽谷;浑厚质朴啊,像浑浊的水流;宁静深沉啊,像浩淼的大海;飘扬放逸啊,像永无止境。谁能够将浊水静止,慢慢澄清?谁能在安定中启动,慢慢产生?保持这些大道的人,不求满盈。正因为不满盈,所以敝旧却能新生。

二.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达到极端的空虚无欲,坚守彻底的清静无为。万物一起生长,我来观察其中循环往复的规律。万物纷繁众多,各自回归根本。回归根本叫做“静”,静叫做“复命”,复命叫做“常”,了解这个常道可称为明智。不了解这个常道而轻举妄动,那就要干出凶险之事。能够认识把握“常”就能包容,能够包容就能公正,能够公正就能普遍,能够普遍就能符合天地自然,能够符合天地自然就能符合道,能够符合道就能长久,终生没有危险。

三.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最好的统治者,百姓感觉不到他存在;其次的统治者,百姓亲近赞誉他;再其次的统治者,百姓害怕他;更其次的统治者,百姓侮辱他。统治者的诚信不够,百姓自然不会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悠闲啊,不会轻易地发号施令。功业成就,百姓都说:“我们本来自己如此。”

四.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六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废弃,才会提倡仁义;智谋出现,才会产生伪诈;六亲不和睦,才有孝子慈父;国家昏乱,才会出现忠臣。

五.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杜绝和抛弃聪明巧智,百姓可以得到百倍的利益;杜绝和抛弃仁义,百姓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杜绝和抛弃巧诈私利,盗贼就不会存在。这三者,以为文饰,不足以治理天下。所以,要让百姓有归属之地:显现并坚守朴素,减少私欲,杜绝世俗之学,就不会有忧患。

六.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弯曲才能保全,能屈故能伸直。低洼才能盈满,破旧才能更新,少取材能多得,贪多反而惑乱。因此,圣人坚守大道为天下的楷模。不自我表现,因此聪明;不自以为是,因此彰显;不自我炫耀,因此有功;不自我骄傲,因此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天下的人没有谁能与他争。古代所谓“弯曲才能保全”的话,难道是空话吗?确实能够让他保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