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 https://m.39.net/disease/a_k2vk3ty.html解决焦虑抑郁不在逻辑里,不在知识中,反逻辑里蕴含着解决之道。
当我们受困于焦虑抑郁症,我们总是试图通过逻辑思维,来找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来作为改造自己的证据。
我们会固执地认为,当我改掉了这些不足和缺点,就是疗愈,并把改造自己作为疗愈的方向。
当我们处在焦虑抑郁的状态,我们总是认为自己不够强大,不够勇敢,知识不够,能力不够。于是我们极希望通过泛滥的知识和信息,来找到自己抑郁的证据。
我们不断强行驱使自己变得强大和自信,并固执地认为只有这样才会免于伤害。但这样做,只是头脑的自我安慰,只会加深身心的分裂,加大头脑世界与现实世界的鸿沟。
于是,更加对当下的自己产生不满产生憎恨,那么久而久之,就开始逃离自己逃离当下,把自己封闭起来成了唯一的选择。
长期以来,我们总是试图用头脑来解决生活中所有的问题,用头脑思维来构建人生的意义。
头脑通过逻辑的推理,就会把所有的问题二元对立,把好坏、是非、美丑、得失、成败不断对立,随着头脑对好坏标准的执着,我们的思维就会钻牛角尖,就进去入了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绝对化思维之中,我们甚至不允许自己的半点差错,半点失败,否则就会对自己极度不满。
所以我们看到,抑郁症都在追求绝对的完美,焦虑症在追求绝对的安全,强迫症追求绝对的正确。
事实上,我们追求的绝对完美不是真正的完美,而是头脑僵化的完美主义。头脑厌恶改变,所以才投射出完美的状态,来对抗现实的不确定性。
本质上并不存在这种状态,只是头脑对状态的描述,是头脑对思维和念头的执着。
在思维的二元对立框架下,所以我们无法容忍感情的背叛,无法容忍财富的流失,无法容忍健康的丢失,所以,我们才会感觉人生如此艰难,在抑郁状态下,我们更是感觉自己就是这个世界最不幸的人,所以我们总在思维层面去搜索受害者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不幸。
《道德经》有言: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揭示了万事万物发展的规律,也指出了心理疗愈的方向!
什么是弱者道之用?
《道德经》有言: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意思是说:“完满”的东西,要剥离一部分,才能应用和推广,比如你建立一个团队,你要让别人进来,那么你必须要空出一块,需要别人去发挥才能的地方,那么这个人才会真正对你的团队有输出和价值。
剩余64%未读立即解锁专栏,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