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一章众妙之门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可以用言语表述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言语表述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的开端;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观察道的奥妙;从“有”中,观察道的踪迹。
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不同罢了,都是玄妙而深远的,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变化发展)的总门。
延伸理解:在道德经的第一章,道祖尝试简单简明概括的阐述道,但道没有定义,也不能被定义,一切可以被定义的被文字精准描述的,都不是道。那么道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凡夫俗子要怎么去理解道呢。老子提出了有和无的概念,无是一切的开始,一开始世界什么也没有,是一种虚空一种不存在的状态,而有是一切的踪迹和根源,是一种存在的状态,老子认为有和无其实都是一样的东西,只是名字不同罢了,有无的状态会来回切换,我们要理解并坦然接受它。他认为人要有虚空的能力,摒弃一切杂念、物欲和好胜心,回到生命最初的虚无状态,那时候没有自我的认知,本来就是世间万物的一部分,这种境界,才能认识道。
道家的有和无的概念易经阴阳的概念应该是一致的(一阴一阳谓之道),和佛家的无常的概念似乎也密切联系,也许大道至简,殊途同归吧。
如果还是不能理解,恩,很正常,咱们可以尝试借助陈鼓应教授《老子今注今译》的观点进行理解:1、道是自然法则,无关甚至排斥一切所谓神和天地的意志。
2、道永远存在,它的永恒性是一种物质的自然属性。
3、道是万物的本质,没有万物就没有道。4、道本身是世界的物质基础及其变化的统一。5、道是万事万物的一种必然性,是不能抗拒或者破灭的,道会摧毁一切阻碍道的事物。6、道的基本法则是万物及一切都在变化发展当中,太极图在转动,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事物都在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7、万物通过道相互联系。8、道是我们自然属性无法直接感知的,但在思维逻辑中我们有认识它的可能性,它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存在,贯穿宇宙万事万物的产生发展消亡全过程。
如果还是不能理解,不要紧,道德经总共八十章呢,往后读,咱们下回继续分解。
每天一分钟,学点道德经,学点古人智慧,用国学提升认知能力并滋养灵魂,成为更好的自己。
下期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