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零号给大家带来自己对道德经第十六篇的理解,希望大家喜欢。若有说得不好的地方还要烦请各位帮忙指摘。
第十六篇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笔者译文:达到空虚无求的状态(无欲无求),坚守平静平淡的生活。
等到万物生长(运行)的时候,我便观察其中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规律。
世间万物,芸芸众生,各有各的归宿(终点)。生命的终点(归宿)叫做寂静无声。那里(终点)是生命再次开始的地方(状态),生命(万物)循环往复的规律是恒定不变的,叫做常。知道常(自然循环的规律)这个道理才叫聪明,不懂万物运行的规律(常),就随意行事,很可能会招来灾祸。
懂得(看见)了万物发展的规律,就能容纳万物发展,能容纳万物(众生)就能公正的看待万物的行为,公正的看待万物的行为就能保全万物,能保全(周全)万物就是天道了,天道就是大道,大道是长久的,不灭的(不会受到损失的)。
备注:(不知常,妄作凶。)例:当今白色污染日益严重,从自然万物循环的角度来看,世间万物生长的缓慢的(紫檀,花梨,胡杨等),腐朽的就缓慢。生长的迅速的(杨树,野草等),腐朽的就迅速。
但是塑料制品是典型的违背(常)万物发展规律的。生产快(生长快),腐朽慢(百年不腐),因此才会遗祸无穷。试想若是紫檀,花梨如同野草一样生长。那我们面对的问题,就会如同白色污染一样吧。
今日社会,科技发展十分迅速,越是这样我们才越是要小心仔细的思考,否则就会,妄作凶遗祸无穷。
以上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若有认同者,望仔细分析其中难解之处。
有不认同者,看后全当笔者小儿痴语,千万莫与之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