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奥秘你可知道,善不是傻,有四种 [复制链接]

1#
国内成立最早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paisufa.com/m/
在古代有三个人对人性有过揭露,荀子讲人性本“恶”,孟子讲人性本“善”,而老子要告诉我们,善与恶的真相。很多人一心向善,做事时又会受到别人的非议,内心多少会有苦闷。我常低头思考不忍看那些患得患失的人,直到有一天我认真读了道德经,我发现“善”是很高级的智慧,不是傻。一、善,是《道德经》主讲的大智慧。老子所写《道德经》很耐读,我统计了一下,五千多字的《道德经》有些字用得挺多,或许大家从中能看出很多问题。“天”字用了92次,相比“地”的18次算很多了,看来老子对天的探索理解兴趣浓厚。“人”字用了85次,仅次于“天”,“道”字用了75次,说明老子注重从人本角度思考推导,总结大“道”。“德”字用了44次,而“善”字用了52次,看来善与德的理念围绕天、人、道三字,撑起了《道德经》思想框架。《道德经》的善不是单线思维,对善与恶辩证看,有很多妙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二、善,是由来已久的生存感悟。我们今天就追一追“善”根,“善”字在《道德经》出现之前,就被中国人掌握,很早就出现在殷周时代的青铜器铭文中,看字形也能望文生义,就是像羊一样和谐交流,一切都美好温馨。为什么人会觉得羊好,因为它温顺听话,驯良。那时没什么脱口秀演出,也不讲什么人工智能威胁,就是单纯地向自然学习,看羊肥美老实,就觉得它顺眼。貌似这样想你可能会下意识的微笑,是不是觉得有人类利已主义的目的。需要听话的羊,也有深层的原因。其实古代打猎的祖先们都生猛得狠,与猎物搏斗要如同后世的张飞那样猛,不然打不死野猪,斗不过恶狼。所以在希腊人看来勇敢就是善,你想啊临阵杀敌畏惧或者猎场上逃跑后果严重,可能被猛兽扑杀或者全军覆灭,身后的家人也可能倒霉,所以希腊人也认为懦弱是恶。三、善,是人类进化的精妙策略经过蛮荒时代洗礼,人类成熟了,到了后期大家拉帮结伙团队作战,活得越来越滋润,开始摆脱简单的动物性冲动。团伙搞大了建立氏族公社,再壮大成立国家。慢慢的那些不会狂呼大吼的人得意了,他们性格温和不会打猎,只要写个字算个帐他们也能生存,这是一步步走向智慧为王的时代,也是服从理性的驯良时代来临。因为听话而能交流,情感和理性得以升华进化,也就是感觉知觉受理性引导而远离一般动物式的冲动,而接近完美的智慧。老子经常是阴阳、正反“高压电流”输出,揭示天人大道,读老子的《道德经》就有这种智慧的冲击力,经常能感到智慧的电流火花。《道德经》中提倡了低调如空无的百谷王、福祸相依、复归婴儿等智慧,这在原始草莽时代是不可能发现和理解的。人类变得老实了,被文明驯化也出现问题,其间出现光会听话劳作的奴隶和衣食无忧残暴无知的奴隶主,这是人类的黑历史,是善的反面,恶。四、善、是未来最根本的常识智慧。只要你认真体会人生,就会发现“恶”通常以线式偏执思维方式出现,有时走向极端。“善”是优美的,如圆心之于圆弧线,或者球心相对于球面,是阳光之于生命。“恶”混乱如乱线无头,你不知如何解决。过去人类无节制的砍伐很多树木,搞掉很多森林,消灭很多物种,回头一看实在是对生态文明的破坏,是不善,自取灭亡之道。在我看来“善”是系统思维的具现结果,如同下棋通观全局,是人生大智慧。“善”通常是进化,“恶”经常是退化。“善”,是自己好也让别人好,活在快乐人中才真正幸福,所以要照顾更多方面,是更高层次的建设,这恰是未来社会要注重的;“恶”,是只要自己好,那管别人洪水滔天,所以可以采取简单的利已行动思维,有时只要摧毁就可以了,这样的人左右的家庭常是无爱之家,是十分悲剧的,左右团体更是危险。这与注重慈善和志愿者的世界格格不入。恶”,是内耗,互相陷害,让团体死于阴谋,在其中的人却不能幸免悲剧。“善”是由此及彼,“恶”,是旁若无人。以后诚信的社会体系中透明度日渐提高,有些人很难立足。知善恶,还要有《道德经》的高度,老子告诉我们,善与恶对立统一、相互转化,所以不能走极端要适可而止,弃恶从善、化恶为善。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这是很高的智慧境界,也是对人类很有意义的指引,这样的“善”是引导世界走向最优化的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