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佛道一如道德经第2章 [复制链接]

1#
(修订本)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解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意思是,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美”和“恶”是两边;“善”和“不善”也是两边。世俗人思考问题、观察问题总是要么落在这边,要么落在那边。然而,要是没有“恶”,就显示不了“美”;没有“不善”就显示不了“善”。也就是说,“恶”里面本身就包含了“美”,“不善”里面本身就包含了“善”,反之亦然。所以,在禅的智慧里,“恶”就是“美”,“不善”就是“善”,反之亦然。

禅宗是佛陀的心密,是教外别传,为什么最后来到我国被保存下来呢?我们继续往下看《道德经》就会发现,《道德经》里面充满了禅的智慧。原来,老子和佛陀悟到的是一个东西!学术界公认的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但我说这是小瞧了老子,辩证法怎么能与禅的智慧相提并论!

关于“禅”的智慧,我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我说手掌,同时就肯定了手背的存在,因为任何单独一方都是不可能存在的。既然明白了手掌、手背是一体,那就干脆离了手掌、手背,因为他们都在手上。而且,我们也不住这个“手”,用就是了。我们吃饭的时候,谁还会老想着“我是用手拿筷子吗?”

十法界万事万物本来都是一体的,没有分别,是众生用“自我”将它们强行划分开来:美、丑,善、恶,好、坏。总之,任何事物都要分别清楚,然后就去追逐我们所要的,排斥我们所不要的。为了美好的事物,我们就去追求,就去索取,甚至采取某些手段。于是,我们的心就不单纯了,甚至渐渐丑陋了,这就是“斯恶矣”,就是“斯不善矣”。

接下来,老子举了几个例子:“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意思是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

如果树立一个“有”,同时也就承认了“无”;如果树立一个“难”,同时也就承认了“易”。接下来的“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是一样的道理。当然,这些事物仅仅停留在理上明白还不够,如果我们能够将它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那将智慧大增。所以,学《道德经》学的是老子的大智慧。

人们常说,“人比人,气死人”,众生往往都是攀比一辈子:比我美的、比我丑的,比我强的、比我弱的……事实上高低、贵贱、大小、多少都是我们贴上去的标签。我们能否不要贴这些标签?把这些名相都去除掉,尊重每一个人的存在,就像法界平等地对待一切事物,多好!

而要真正的不比较、不分别,那就只有处在“无为”中。所以,“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那为什么还要“行不言之教”呢?实相本来就没有文字,何况万物都是我们的老师,虽然它们没有语言,却以自身特有的形式为我们说法。当我们真正做到以万物为师的时候,就已经是超然的状态了。反过来,我们人类的语言那么丰富,却往往成为纷争的祸根!也常常成为害人害己的造业工具!

看看我们的法界老师吧:“万物作焉而不辞,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天、地就好像是我们的父母,无条件的承载、养育着我们,却从来不跟我们炫耀它有多伟大,更不会跟我们居功、向我们邀功。试想,真正对我们最重要的,却都是默默在奉献、默默在承担,我们能不能去感受?能不能去体会?当真正体会到十法界对我们的恩赐,就会生起惭愧心,生起感恩心!

最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去”。我们一辈子不管捞取了多少,想尽了多少办法保存,最后都是两手空空而去,无法做到“不去”。而人家因为“不居”就“不去”了。何为“不居”?就是“离一切相”,就是“无住”,就是“常在觉中”。有人说,错了,老子是说“万物”,而你偷换成“人”了。我说,万物就是我们,我们就是万物。就这么一点诀窍,绕得过就是佛,绕不过就是众生!

特别补充:在以后的解析中,会反复出现“世俗人”一语。什么样的人叫“世俗人”呢?首先我坦然承认,我就是世俗人,至于大家是不是?《红楼梦》里的《好了歌》描写的就是世俗人,我把它歪批了一下,大家不妨对对号吧: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惊喜,墓地涨了百倍!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没事,见钱就能眼开!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在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庆幸,生前包有二奶!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瞎说!谁不孝顺儿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