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译文 [复制链接]

1#

1、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译文:

天下有(其)始(祖),以(之)为天下之母。

简析:

在《道德经》第一章中记载:“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由此可见:“无”即“始”;及其“有”,则为“母”。通过对第一章的解读可知,“无”即“道”;“有”则为“一”,即是“太极”。

“以为”之词,在现代汉语语法中被称为“连词”。“连词”是一种“虚词”,不能独立担任句子成分而只能起到连接作用。但在古文里,却是一字一义,每一个字都有作用。故而,在本句中,“以为”一词应被解释为“以之为”,“之”是代词,代指“始”。也就是说,“以始”而“为母”,意即“以道”而“为一”。

由“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这句话可以得知,“一”的属性秉承于“道”。在道家“内丹”修炼而言,“一”即“元神”。“元神”是一个能量体,其能量则是“元炁”。“元炁”之积厚而精英者,称之为“元精”。

“道”是“先天”之物,“一”是“后天”之物。“后天”之“一”则通于“先天”之“道”。故而,在道家内丹修炼术语中,“一”又被称为“先天一炁”或“元始祖炁”。

2、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译文:

既(然)得其母,以(之则可)知其子。

简析: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记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既然“始”为“道”,“母”为“一”,则“子”为“万物”。在人身而言,“一”是“元神”,“万物”即是“百节之神”。

“百节之神”俱皆生化于“元神”,“元神”则出生于“虚无之道”。修真者当知“百节之神”,而后才能分别“驾御”。善能“御神”者,具有凡人所不可思议的“超能力”。

3、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译文:

既(然)知其子,(则)复守其母。

简析:

因为“母”即是“一”,所以“守其母”,即是“抱元守一”。《道德经》第二十二章中记载:“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所谓“复”,乃是“复返”。其所“复”之处,即在于“一”,即是“根本”。《道德经》第十六章中记载:“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4、没身不殆。

译文:

到死都不会危殆。

简析:

《说文解字》对“没”的释义为“沈也”。“沈”与“沉”是古今字。《说文解字注》对“没”字补充释义说“湛也。湛各本作沈。浅人以今字改之也。今正。没者,全入于水。故引伸之义训尽。”

在“没身不殆”这句话里,“没”应取其引申义“尽”。所谓“没身”,即“尽身”,即“直至生命结束”。

在现代汉语中,“没”是多音字,用于“副词、形容词”时读音为“méi”,用于“动词”时读音为“mò”。故而,在“没身不殆”句中的读音为“mò”。

“没身不殆”,与“一生平安”的意思相当。北宋明相吕蒙正在其著作《寒窑赋》中如此感慨:“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以此可见,“没身不殆”虽是美好的愿望,在现实中却很难实现。

道家修真者,却能够“没身不殆”。“没身不殆”的法理,则是“复守其母”。所谓“复守其母”,即是“抱元守一”。世人“流浪生死”的原因,惟在于“背道而驰”且“渐行渐远”而已。

5、塞其兑,

译文:

塞(住散炁之)兑,

简析:

《说文解字》对“兑”的释义为“说也,从儿?声。”徐铉补充释义说:“臣铉等曰:?,古文兖字,非声。当从口从八,象气之分散。《易》曰:“兑,为巫为口。”

所谓“塞其兑”,即“塞住散炁的通道”。《关尹子·六匕篇》中记载:“以一炁生万物。”此“一炁”即是“母”,“万物”即是“子”。故而,“塞其兑”的目的在于“元炁不散”。当一个人的“元炁”散尽之时,即是“命终”之时。这在道家称之为“炁数已尽”。

“散炁”的通道有很多,其中最紧要者在于“口”。故而,道家内丹修炼术的入门方法里,将“缄口不言”称为“塞兑”,其具体的方法则是“舌抵上腭”。“舌抵上腭”则口不能言,口不言语则不“散炁”。

6、闭其门,

译文:

(关)闭(耗神)之门,

简析:

人身之“神明”,乃由“元炁”所生,“元神”所化。道教经典《云笈七签》卷五十五中记载:“凡诸存念,身为之主。身有三*、七魄、三元、五真、一神、百神、三万六千神,皆在于心也。”其中所言各种“神明”,在《云笈七签》卷五十五中有着详细记载,在此不再表述。

《云笈七签》卷五十五中还给出了“神明”的命名依据为:“所谓神明者,由神故明也。”并且将“神明”定义为“日者天之*,月者地之魄,谓之神明。人则左目为日,右目为月。目者,神明之堂也。故神明所托,依于日月,隐于阴阳。”

古代建筑为“堂室结构”,“堂”在前而“室”在后。由“门”而进出于“堂”,由“户”而进出于“室”。“户”相当于现代人所言的“单扇门”,“门”相当于现代人所言的“双扇门”。

既曰“目者,神明之堂”,则“门”当是“神明”进出于“目”的通道。古代的“门”有“门帘”,而人的“目”则有“眼帘”。故而,“闭门”的方法,就是“垂帘”;而“闭门”的目的,则是“神不外驰”。

综上所述,所谓“闭其门”,即是“关闭耗神的通道”。“耗神”的通道有很多,其最紧要者在于“目”。故而,道家内丹修炼术的入门方法里,将“闭合双眼”称为“垂帘”,其具体的方法则是“耷拉眼皮”。“耷拉眼皮”则目不能视物,目不视物则不“耗神”。

7、终身不勤。

译文:

终身(都)不烦劳。

简析:

有些版本的《道德经》,把“勤”字写为“堇”。“堇”是“勤”的本字,二字皆有“受苦、劳累、遭罪、受难”之引申义。

所谓“终身”,与前句中的“没身”同义,即“终生、至死、毕生”。修真者但能“塞其兑、闭其门”,则能一生平安,无病无灾。世人往往不解此真理,妄作非为却自以为得意,则必将如本章下文之所言:“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8、开其兑,

译文:

开兑(而炁散),

简析:

“开其兑”与“塞其兑”的动作相反。“开兑”则“炁散”,这在道家修炼又被称为“多言耗炁”、“多言散炁”、“多言炁乏”。《道德经》第五章中则记载:“多言数穷”,此所言之“数”即“炁数”。

9、济其事,

译文:

(劳神)而济事,

简析:

在“济其事”句中,“济”应取其引申义为“成就”,例句如成语“共济世业”。

欲“济其事”,必要“出门”,俗称“出门办事”或“外出办事”。故而,“济其事”与“开其门”意思相当,而“开其门”与“闭其门”的动作相反。《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中记载:“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0、终身不救。

译文:

终(身)不得救(赎)。

简析:

“开其兑”则“炁散”,“济其事”则“神劳”。所以说,“终身不救”。

7、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译文:

观察细微谓之“明”,持守柔弱谓之“强”。

简析:

“玄”而“小”者,是为“玅”。“玅”与“妙”是古今字。人身之“玅”者,即是“自性”。唯有“明心见性”之人,方可见识“自性”。故而,“见小曰明”,乃是“性功”的成就。

《道德经》第十章中记载:“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命功”修炼最高境界者,经脉畅通,真炁充沛,身体如同“婴儿”一般“柔软”。故而,“守柔曰强”乃是“命功”的成就。

8、用其光,复归其明。

译文:

用其光(以普照外物),(外物既去则)复归其明。

简析:

此句中的“明”,即人的“自性”;此句中的“光”,则是人的“性光”。“明心见性”者,能够用“天眼”看见“自性”,如同一个“黍米”一般大小,又如同“日月”一般“明亮”。故而,“自性”又被譬喻为“黍米”,也被譬喻为“明”,而“自性”又被称为“光明自性”。

吕洞宾内丹名著《吕祖百字碑》中记载:“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炁自回。”为人处世,总是要接应外物。既然接应外物,则难免要“费心耗神”,此即“用其光”。故而,外物既去,则不可流连忘返,而应当“敛其光”以“复归其明”。

9、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译文:

不(给自)身招致(灾)殃。这是袭常。

简析:

本句的“无遗身殃”与《道德经》第九章中的“自遗其咎”的句义相对,其读音应为“wèi”。

“袭常”,可被视为道学专用词,不必予以翻译。所谓“袭常”,即是“因袭常道”。世人若能“袭常”,则可“无遗身殃”。“常”是“道”的代名词,而人之“道体”即是“自性”。故而,“复归其明”即是“袭常”,“袭常”则可“无遗身殃”。

有些版本的《道德经》,把“袭常”写为“习常”。“习”字亦有“相因”之的引申义,例句如“世代相习”。取此“相因”义时,“习”与“袭”是同义字。

虚弦道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