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你解读道德经里的哲学世界刘斌老师讲 [复制链接]

1#

校区图书馆联合校区团委日前邀请到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刘斌与读者面对面,解读《道德经》,认识老子的"道"。

《道德经》五千余言。魏王弼的《老子注》将其分为八十一章,上篇37章,下篇44章。它极大地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使中国的哲学家获得了思辨能力,获得了哲学式思考的能力。刘斌老师坦言《道德经》语句用词极特殊,非常具有个人特色,不好读,不好讲。因此他希望抽取《道德经》的概念主题,并按顺序理清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带领我们基本全面理解老子思想。小编根据刘斌老师的讲解梳理成此文,让我们跟随刘斌老师一同走进《道德经》的哲学世界~

01

《道德经》之“道”

1、道是实际存在的,无形的

在老子看来存在于时空中的具体事物是会生灭变化的,而“道”是永久存在的东西(常),所以他要肯定“道”是无形的。“道”不是具体的事物,它无形体、无形象,因此语言无法对其进行描述,此为“不可道”。但是“道”又是实际存在的,因此用“道”字来称呼它。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道”创立了宇宙

宇宙万物的运行不仅依赖“道”,而且“道”还创生了宇宙,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提出了自己的宇宙生成论。“道”不仅创生万物,它还内附于万物,以蓄养它们、覆育它们。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之;养之覆之。

3、“道”和(非现象界的)“无”与“有”的关系

“道”的本体虽是“无”,但他蕴含无限的潜在力和创造力,蕴含着天地万物的“基因”和“种子”,我们可以把“道”所蕴含着的这些东西,作为“有”。

这里的“无”、“有”是老子哲学的专有名词,“无”、“有”既对立,而又相统一。

原文: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道”的规律

老子认为自然界中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依循着某些规律,其中的一个总规律就是“反”。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同时因它的对立面而存在。“相反相成”的作用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力量。相反对立的状态是经常互相转化的。

“反(返)者道之动“,体现出了道“循环运动的规律”。是一种返本复初的思想。他认为芸芸万物,最后各自返回到它的本根,持守虚静,才符合自然,才不起烦扰纷争。

老子这种辩证法,对人认识起到了颠覆性作用,老子说你更应该重视无、低、贱、弱、后、退,否则你对有、高、贵、强、前、进的看法也是非常片面的。这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认识事物的方法,使中国人看问题更全面、更深入。

原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02

《道德经》之“德"

“德”是“道”在事物中的存在。

“道”作为事物的本源和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在创生事物的过程中就把“道”赋予了事物,事物当中所含的“道”叫做“德”,“德”体现了道。

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03

人类依循的“道”——即“德”的精神内涵

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致虚守静,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柔弱,不争,居下,取后,慈,俭,朴等观念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与精神。“德”作为人生的准则,直接指向了人类在社会中的处世形态。老子著书立说最大的动机和目的就在于发挥“无为”的思想,并指出“无为”的效果。

“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中最重要的观念,是老子《道德经》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观念都是环绕着这个观念而展开的。

老子主张允许每个人都依照自己的需要去发展他的个性,即为“自然”;为了使不同的意愿得到和谐平衡——提出“无为”的观念。老子“自然无为”的观念,运用到*治上,是要让人民有自主性,允许个人人格和个人愿望的充分发展。对于统治者来说,“无为”就是不能限制干预别人的活动,目的是要消解贪婪欲望和强权*治的扩张,以防止对于百姓权利的压迫。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无为而无不为。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自然无为具体表现为——虚,静,柔弱,不争,无私

1、虚,静

老子认为万物最后要返回到自己的本根,而本根之处,乃呈虚静的状态。应用到人生和*治上,为减少消灭人事的纷嚣,人应该返回清静状态。将“静”这一观念应用于治理国家。即——治大国,若烹小鲜。清静则无欲,老子主张清静无欲,反对统治者的纵欲生活。

原文: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治大国,若烹小鲜。

2、柔弱

“道”是通过柔弱的方式创生万物的。“柔弱胜刚强”——这是老子的核心思想之一。老子认为“坚强”的东西已失去了生机,“柔弱”的东西则充满着生机。老子认为的“柔弱”并不是“软弱无力”的弱,而是蕴含坚韧的性格和强大的力量。

老子用经验世界中柔弱胜刚强的例子有选择性地说明了“柔弱胜刚强”,而忽视刚强胜柔弱是因为他希望人们重视“柔”,这种选择与他提倡的“无为”、“处下”、“不争”的处世之道相关。老子有感于世上的人,都想站在高处,所以他要人处下,认为若能处下,自然能够消解争端,而培养容人的心量。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柔弱胜刚强。

3、不争、无私

柔弱的水具有居下、不争、利物的特点。人生的态度也应该如此:要能处下、不争而利民。老子所说的“功成而弗居”(二章)“功成而不有”(三十四章)“功成名遂身退”(九章),是这种“不争”思想的引申。可见老子“谦退”“居后”都蕴含在这种“不争”的思想中,其目的在于消除人类的占有冲动。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夫唯不争,故无尤。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仍然主张人去“为”,此种“为”要以“利万物”为宗旨。“为”是顺着自然的情况去发挥人类的努力,而人类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据为己有。这种“利他”“利万物”而不与人争夺功名的精神,是积极的正面价值。

04

老子的认识论——论"知"

老子的认识论首先是对道的理解和把握。老子重视内在直观自省,而不是外在的探求。老子的“知”,不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是对知识的追求,而是对“道”及其规律的直观式的理解和把握,获得了这种对“道”及其规律的直观理解和把握,就是“明”。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05

老子的社会形态观

在老子看来,最好的社会,讲道、德(老子的社会观)。其次的社会,讲仁、义(孔子的社会观)。最差的的社会,讲礼、法。最好的社会是大道流行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按照大道自然地生存,根本不需要什么智慧、孝慈、忠心等人的有为的活动。

老子认为儒家之道是无道时代的产物,儒家思想并不能结束无道的现实,相反会掩盖它,因此应该废弃儒家的基本观念。社会理想是要回复到“大道”、回复到自然的状态。

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这一点上,老子如果不是没有看到社会发展的不可逆转客观性,也是过分夸大了思想会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

原文: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06

老子的理想国

老子的理想国是田园式的,其中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人们安居乐业。理想国中充满了安详、静谧、温情的氛围。同时人民也拒绝文明和文化。

原文: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07

理想的人格形态

老子认为理想的人格形态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达到“玄同”的最高境界。老子认为得宠和受辱都是自己被别人左右的一种状态,我们应依循内心的自足来面对世事,按照自我意志、自我评价而生存,不被他人的评价左右,即宠辱不惊,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原文: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结语:

刘斌老师用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年)的话来结束《道德经》的讲解。——“(《道德经》)它那佯谬的语句所具有的说服力,它的谨严认真态度以及它那似乎不见底的思想深度使其成为了一部不可多得的哲学著作。”

短短五千余字的《道德经》,用词简练却思想深邃。它的经典思想至今还让我们深受其益。他告诫统治者应无为而治,不过多干预百姓的生活,允许个人人格和愿望的充分发展;他告诉我们要宠辱若惊,不被他人评价所左右;他主张人应返回清净的状态,不应有过多的欲望,倡导我们应利他、利万物,收敛锋芒,不与人争夺功名。老子的这些思想传承了几千年,被我们消化吸收。上善若水、上德若谷、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无为而治、天长地久、功成身退、少思寡欲、自知之明、和光同尘,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就是对他的思想认同的最好见证,在今天依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

《道德经》的讲座结束了,我们的国学之旅还在路上~

编辑

王萌

审核

梁玉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