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刘海霞)热风如浪挡不住崇尚国学的脚步,骄阳似火助燃着学习国学的热情。6月30日下午,在豫东平原一个美丽乡村——虞城县李老家乡刘庄村,打造国学文化新村启动仪式正在隆重举行。商丘市有关领导、专家学者、虞城县直有关单位、各乡镇、部分村的负责同志来到了现场指导、观摩、学习、交流。
走进虞城县李老家乡刘庄村,广播里朗诵的《弟子规》清晰入耳,周围被浓浓的“国学”氛围包围着,村里的国学宣传标语和宣传画随处可见。
据了解,虞城刘庄村是年实施的商丘市第一批美丽乡村试点,是虞城县文明乡村。而刘庄村在打造国学文化村的路上,已经摸索了近半年时间。半年来,他们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成立了组织,制订了方案,并着手开展工作,终于具备了打造国学文化村的条件。通过打造“国学文化村”,旨在充分挖掘国学的深刻思想内涵和文化礼仪规范,培养全村广大群众健康向上的公民道德意识,努力在日常行为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全面提升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
在启动仪式现场,商丘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周鲲鹏博士向救助的贫困学生捐赠物品,商丘市国学文化促进会秘书长、虞城分会会长卢春伟先生向刘庄村国学会捐赠图书《弟子规》、光盘《圣贤教育、改变命运》;虞城县天元教育集团董事长杨凡先生向刘庄村国学会捐赠图书《国学经典选粹》和《古诗词选粹》册。
记者还了解到,在举办活动的现场和村庄里面、田间地头,还有一些感动的人和事被村民津津乐道:商丘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的志愿者在为村民们体检身体,提供医疗服务;还有一批师院的志愿者深入农户或田间地头,提供测量土壤等农业科技服务;商丘国学会及虞城分会的四十多名义工,为村民表演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彩节目;从刘庄村走出去的企业家刘东升、刘晓东兄弟俩不断资助村里的贫困学生、定期帮扶慰问村里的孤寡老人......
虞城县县委副书记王新胜在致辞中称,希望刘庄村通过打造“国学文化村”,充分挖掘国学的深刻思想内涵和文化礼仪规范,培养全村广大群众健康向上的公民道德意识,努力在日常行为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全面提升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打造“国学文化村”,同时又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全民素养、建设学习型社会、打造人文软环境的重要举措。今后,刘庄打造国学村,还要和“美丽乡村建设”、“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好婆婆、好媳妇、好家庭”评选等活动结合起来,赋予国学文化新的现实意义。
传承国学文化建设美丽乡村,虞城刘庄村决心打造河南国学文化第一村,村里的一条路、一座桥、一个坑塘、一颗树木都要结合传统文化来命名,赋予它们新的含义。现在,不少村民每日早晨诵读《道德经》等国学经典。尽管前面的路还很漫长,但他们已经走出了富有意义的第一步。
中华传统文化论坛网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