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诵读经典丨道德经其安易持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怎样才能治好         http://m.39.net/pf/a_6706972.html
传播国学传承国医弘扬国粹共铸国*[点击下方音频按钮,即可聆听]

特别鸣谢:感谢山东大学青岛校友会姚立新校友提供的音频

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语译

事物安稳的时候容易把握,没有迹象的时候容易谋划。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解,细微的时候容易消散。要在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处理它,在没有混乱的时候就治理它。合抱的大树,从小细芽长成;九层的高台,从一筐土堆起;千里的行程,从脚下起步。强行作为必然失败,硬性把持必定损失。所以圣人无所作为,就不会失败;无所把持,就不会损失。人们做事,常常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如果能在结束的时候还像开始时那样谨慎,就不会失败。因此圣人想要的就是不要什么,不重视那些稀有的财物;想学的就是不学什么,改正众人的过错,用米辅助万物自然发展而不敢自己作为。

解读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其”是事的意思。在局面安稳的时候,是容易保持,容易掌控的;在事情还没有征兆的时候,是容易谋求解决的;在事物还脆弱的时候,是容易分解的,泮就是分解的意思;在事物还细微的时候,是容易消散的。开头四句连用四个“易”字,表明事物开始、微小时候的重要性。前两个“易”是从正面说的,说明抓住萌芽时机就容易成就大事;后两个“易”是从反面说的,说明忽视萌芽之时事物就容易消解。干任何事情都应该谋于始,而不要谋于终。起始为因,终了为果。大人重因,小人重果。菩萨畏因,凡夫畏果。要想成就大业这个“果”,必须重视为什么要成就大业的这个“因”。任何事物在起始“因”的阶段,甚至在迹象还没有显露出来的时候,都是最容易把握的。一旦失去这个良机,就困难了。“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为”就是治理的意思,是说要在事物还没有发生,没有出现苗头的时候,你就要去处理它;在事情还没有混乱的时候,你就要去治理它。在事情处于“未有”、“未乱”的阶段,治理起来非常容易,等到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再去处理就非常棘手了,有的甚至无能为力了。所以中医强调要“治未病”。“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三句话是并列着说的,合抱的大树它是从细芽开始生长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一筐的土堆起来的;一千里的行程,是从脚底下开始起步的。“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都是从细微处开始的,进一步说明起始阶段的重要性、“因”的重要性。细小萌芽的“毫末”,能长成参天大树;一块块土石能堆积成九层高台;脚下的一步步能迈到千里之外。可是一且达到了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的阶段,人们往往却忘记了当初的第一棵嫩芽、第一块土石、第一个脚步。这是危险的,老子举这三个例子,就是告诉我们一定要“慎始”。然而强调慎始,也要“慎终”,“慎终如始”,这是因为老子看到很多人在将要成功的时候由于没有坚持到最后而失败。如果既慎始又慎终,就不会失败了。如果一人得到了一件宝贝,成天小心之极,这不叫慎始慎终!这叫“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仅仅抓住不放,反而会失去它。老子认为真正的慎始慎终是“无为”、无执”,不要硬性地去做,不要执著不放。“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所以圣人告诉我们,他因为无为,所以就不会失败,因为没有执著,所以就不会损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人们办事情常常是在那个几乎要成功的时候一下子就失败了,功亏一篑。所以,“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从始至终都能谨慎行事的人,就不会有失败的时候。普通人做事情往往是开始的时候兴致勃勃,谨小慎微,慢慢就丧失兴趣,粗枝大叶,最后功败垂成。“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欲不欲”、“学不学”,要的就是不要,学的就是不学。看起来别扭,其实就是要无欲、无学。“无欲”的具体表现是“不贵难得之货”,“无学”的具体表现就是不学习知识,只是改正大众的错误,辅佐万物,让万物自然成长,而不是靠外在的知识经验指导万物成长。“无欲”才是“大欲”,“无学才是“大学”啊。

⊙版权声明: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