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何重新认识老子及道德经的智慧3 [复制链接]

1#

 哪个原文底本最贴近《道德经》原义的真本?


  如果想从诸多版本中寻找那个最原始的真正的《道德经》原文,看样子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从老子当时的社会地位、工作经历和居住生活的地区来了解,并结合自身践证自然道德观所呈现的智慧境界来解读其内容,也不是说在一百八十多个版本里就看不出其中的某个版本与老子阐述自然道德观的原义相对符合一些。


  通过对诸多古版本的筛选,我们最终选择了唐代景龙二年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本。


  《道德经》为中国历朝历代的文人学者奉为冠绝古今的智慧经典。尤其是李唐王朝,因皇家与老子(李聃)同姓,尊其为先祖。如唐玄宗李隆基就极为敬仰老子,崇尚道家思想,曾御注《道德经》,并颁发诏书:“老子《道德经》,宜令士庶家藏一本,每年贡举人,量减《尚书》、《论语》策一两条,准数加《老子》策,俾尊崇道本,宏益化源。今之此敕,亦宜家置一本,每须三省,以识朕怀。”(《全唐文》卷二十三《命贡举加老子策制》)并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年)命竖道德经幢,足见其对《道德经》的重视。


  景龙碑本,是唐景龙二年(公元年)正月所立,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道德经》石刻本。我们选此本的原因如下:


  其一,过去传说《道德经》只有五千言,而现今流行的各种版本(足本)却多在七千至九千言不等,文字增改、修饰的痕迹非常明显。景龙碑本只有五千字多一点,与其他版本的文字数量相比较,应该算是最少的;重要的是其语言最为精练质朴,不像其他版本有那么多的修饰词,以及讹误、衍文。


  其二,景龙碑本用字最为严谨精当。如“人”与“民”,古时二字表义各有侧重。虽二者常常互训,但不能完全混同,尤其是《道德经》这样的智慧文化经典,与文学领域的作品又不同。而于诸多版本中,唯景龙碑本,是义用是字,下此二字最为精准。或因传抄之失,或因妄测之误,流传于今的各种版本字句不同者颇多,若细加推敲比较,也不难发现此碑本用字谨严的优越性。本书从甲骨文、金文、篆文造字之初的本义入手,对《道德经》重要字词进行了详细解析,此处暂不一一列举。


  其三,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景龙碑本语言表达之内涵的智慧性。对《道德经》版本的选择,从全文的文字数量方面来考量,这是外在参考条件,而更应该从语言文字的表达特点及其本质内涵去看,看其是否更贴近自然道德观的素朴原义。


  我们以此景龙碑本为底本,并参照诸家版本对其中脱误处进行修正和整理,重新点校,方定型成为本书译注、释解的《道德经》原文版本。


  (待续)


  本文摘自刘战魁先生著《道德经全解》第一卷《第一讲》(DaoDeJing:ACompleteCommentary,Book1),AwakeningLightPress,年9月版。有著者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东方智慧文化丛书刘战魁

刘战魁:民间学者。多年来,潜心研究东方古典哲学、古智慧经典、东方传统智慧文化,致力于将自身多年积累的珍贵经验,用以智慧文化的教育实践活动,并以此为基础来传承东方智慧文化之精髓。

刘战魁先生对古智慧经典《道德经》、《薄伽梵歌》、《金刚经》进行了还原性的释义,在修养身心的实践活动中再现了开发觉悟智慧之“当头棒喝”的规律,并破译了河图洛书、天干地支、伏羲八卦等千古不解之谜。

刘战魁先生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智慧,共著述了近千万字的东方智慧文化著作,其中包括《智慧书》六卷——《生命的真义》,《心灵的净化》,《生活的智慧》,《棒喝与禅》,《健身之路》,《养生精义》;《金刚经全解》两卷;《薄伽梵歌全解》四卷;《道德经全解》十五卷;《身心健康的奥秘》;《薄伽梵歌精析》;《道德经心解》;《薄伽梵歌评鉴》;《圆觉说金刚经》等。

白泽书屋微店欲购刘战魁先生著写《东方智慧文化丛书》,请登录微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