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析老子的ldquo报怨以德rdq [复制链接]

1#

浅析老子的“报怨以德”观

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三章里提出了“报怨以德”的思想,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究竟应该如何理解“报怨以德”的思想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一、“无怨”观

“怨”是一种不良情绪,它是人的五*情绪“怨、恨、恼、怒、烦”中的一种,主要是一种仇恨。在常人看来,人与人之间一旦结下了怨仇,是很难化解的。

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九章里讲:“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意思是说和解大的怨恨,必定还留有余怨,怎么可以称为善呢?

老子的“以德报怨”思想里首先包含“无怨”的思想。

要达到“无怨”,首先要看“有怨”的根源是什么。无论是产生“怨”还是和解后尚存的“余怨”,其根源是“二元对立”思维。比如看一个人只看短处,看不见长处;喜欢听赞美的话,讨厌批评的语言;一旦别人所言所行不合自己的心意,不反省自己,而是认为别人在伤害自己,记下了一笔“怨债”,常存心头,挥之不去,这样即使表面和解,也是面和心不和,必有“余怨”。

那么要想彻底消除“怨恨”,达到“无怨”,首先要弥合“德与怨”“我与他”“好与坏”“赞与毁”等二元对立的思维,即任何人和事,都看成是“一”,而不是“二”,也就是说好与坏、是与非就像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无法分开,相互融合,相互转化。换个角度、换个时空、换个方法综合地、全面地、整体地看问题,就会弥合二元对立。原来认为的坏事情,从中也能找到好的一面;原来的敌人也可能成为你的朋友或警示你的教材。那时你会豁然开朗,你就不会再与别人过不去,而是会想:“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就能体验和感受到“坏中有好”“我中有你”的辩证统一关系。

仅仅是这些,还达不到老子的“无怨”境界,老子的“无怨”观,是超越了“二元对立”和“非二元对立”思维的。

那么,什么又是“非二元对立”思维呢?所谓“非二元对立”思维,即僵化教条地理解弥合“二元对立”思维。

我们要做的是正视二元对立事物的存在,认清它的辩证统一关系,不要偏执一方或一极,也不要否定或回避它。比如我们选衣服挑自己喜欢合适的穿,就不是二元对立思维,而是正常思维。如果否定生活中的“人之常情”,就是教条僵化的“非二元对立”思维,这不是老子的本意。

老子告诉人们,首先要承认和直面事物的“两面性”或“多面性”,而不是否定和回避它。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八章讲:“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老子“知白守黑,知雄守雌”的方法,让我们认识到矛盾的两个方面,利用矛盾转化的特点,抓住那不利的一面,自然而然转化到有利的一面,从而达到真正的无为。

“知其雄,守其雌”是说,如果我们知道了阳刚(白、光荣、显耀、表现)易动、易脱,那么就要能够像雌性(黑、卑辱、香暗、含蓄)易静、易守那样雌伏而不作为,这样我们就可以像溪谷那样胸怀博大、气度无量,可以容纳万物并且生育万物。老子“知”和“守”的方法最终超越“二元对立”和“非二元对立”,由“二元”回归到“一元”,由“太极”复归于“无极”,由“有为”达到“无为”,境界也自然由“怨恨”提升到“无怨”了。

原南非总统曼德拉,曾因为领导黑人反对种族隔离*策而入狱,在荒凉的大西洋小岛罗鸟关了27年。在服刑期间,受尽了虐待和折磨。因曼德拉是要犯,有三个人专门负责看押。

年曼德拉出狱当选总统。在总统就职仪式上,他把当初看守他的3名狱方人员也请到了现场,并向3个曾经关押他的看守致敬,这一举动不仅让白人汗颜,也让在场的所有来宾乃至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

曼德拉说,感恩与宽容经常是源自痛苦与磨难。他又说“当我走出囚牢,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曼德拉的博大胸襟是老子“报怨以德”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典型真实应用。

二、“无身”观

老子所说的“报怨以德”还体现在“无身”思想,“无身”即“无我”和“无私”。“有怨”即“有患”,“无患”则“无怨”。

老子在《道德经》十三章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他说,人感到有莫大的祸患,都是因为“有我”“有私”的存在,若一个人真正达到了无我无物的存在,还有什么祸患呢?人感知不到祸患,也就感知不到“怨恨”了。

老子讲的“无身”,不是不要生命健康,而是不要有私心,不要把身体看做是自己的。身体是大道的载体,只要“实其腹,安其居,乐其俗”,又何必非要荣华富贵、争名夺利?因为“无身”,所以不会被外物所诱惑,不为荣辱而受惊,不为毁谤和“不公”而怨恨,达到这种境界,还会抱怨吗?不会抱怨或根本就“无怨”才能真正做到“报怨以德”。

在抗日战争期间,当时在八路*任营长的李德明,在一次作战中,被日*的一颗手榴弹的弹片击穿了右侧腹部,当时他正在指挥全营向敌人发起进攻,全神贯注,忽然觉得一股热流涌出,俯身一看,肠子直接从弹孔流出来,他捧起肠子闻了闻,认为没破,便把肠子塞回肚子里,用裹脚行*布带直接将伤口扎紧,继续作战,直到胜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在舍身忘我的时候,是顾不上疼痛的,即“无我也无患”。李德明当时就是因为“无我”“无私”“无身”“无相”才能“无患”“无怨”“无痛”。

三、“无德”观

老子所讲的“报怨以德”的“德”并非我们一般人理解的“德”,而是指“上德”。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讲:“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有上德的人,不以德为德,所以有德;下德的人,只怕失去德,所以无德。

中国上古时期的舜便是有着“上德”的人。舜的母亲,在他很小便过世了,他的父亲是个盲人,娶了一个心肠歹*的继母。舜幼时丧母,父亲是个盲人,再娶的后妻心肠歹*。继母生下了儿子象,并和象联合起来欺负舜。有一次继母借机让舜清理水井,用井盖堵死井口,企图害死舜,幸好舜发现了井底的一个暗道才逃出来。尽管这样,舜对继母和弟弟都没有丝毫的怨恨,从不责怪他们,始终如一。舜的“上德”之举,感天动地,于是天上便派鸟儿帮他除草,大象帮他耕地,后来历史上便有了“舜耕历山”“象耕鸟耘”的传说。尧帝听到舜的故事,便将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还把帝位也禅让给了舜,舜后来成为一代贤君明主。

“上德”之人没有“德”的概念,一切顺其自然,行在“当下”,只做不违背规律的事,只管耕耘,不问收获。所以对别人说的“赞与毁”“爱与怨”都无所求,无所感。别人对自己有怨恨,也不会记在心上,当然也就“无怨”了,这就是“报怨以德”。

而下德之人,心中有一个牢固的“德”在,处处有心于德,以积德为所得,唯恐失德。有这种得失之心的人,会将自己行的一点“好事”或别人的“怨恨”牢记在心,念念不忘,也就谈不上“报怨以德”。所以老子讲的“报怨以德”的“德”一定是“上德之有德”,而非“下德之无德”。

老子全然之道让人生更精彩

扫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