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品读道德经之一 [复制链接]

1#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此段节选自《道德经》通行本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指知识的增长需要每天坚持不懈地学习,而为道日损,讲的是为道需要逐渐去执。有人以为佛家修行才讲究破我执,其实不光佛家,道家修行也很讲究破我执。道法自然,我们知道“道”的本源是自然,即万物回归生命的真实,道是自然万物的规律,不可说,不可视。有些人自命清高,常以“德高望重”自诩,然一出口便是“我”“我”“我”……的,那样的人实在不配称有德之人,道德者,先有道才有德,道之不存,德将焉附?韩寒曾说过“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曾被很多人引用,然而,道理者,道在内,理在外也,我们以为自己真的懂得那些道理,其实未必,很可能只听到了理,而没有真正探究背后的那个道的含义。去除我执的过程即是人生的一个删繁就简的过程,通俗地说就是心放空的过程、人得到智慧的过程,而放空的极致,完全没有了我执,没有了分别心,那就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打败自己,也就是无为,无为即无惧,无惧则无所不为。当然,去执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有点像剥洋葱,一层层的,会辣你眼睛,会让你疼痛流泪,剥到最后只剩下了干干净净的空,而你却也因此获得了自由;还像一个把自己关进牢房里的人,忘了手里正拿着通往自由的钥匙,自知者明,只要你从破我执上下苦功夫,就必定能走出监狱大门。《列子·说符·歧路亡羊》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类似的道理——“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人生的选择不可太多,太多就会使人迷惑,学习或研究学问亦如此,只要把握正确的方向,领会其实质,就能事半功倍,不至误入歧途。品读《道德经》,和你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图片:来自网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