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运用唯物辩证观点试析道德经五 [复制链接]

1#

《道德经》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三)

致虚极,守静笃。最早接触到的是这两句,当时不懂什么意思,问老师,老师说,这两句的意思是做人要谦虚到极致,坚定守住安静的内心,不浮躁。于是,我也不求甚解,觉得老师说得对,这种意思先入为主,伴随了自己多年,后来逐渐知道了后面的几句,知道了其出自《道德经》,又知道《道德经》有很多版本。这才发现,原来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真实的东西不一定容易传播,相反,虚假的东西有时候更容易传播。

第十六章

楚竹简版,目前发现最早的版本,因竹简有遗失,所以,内容不全。甲本三组:至虚,恒业。守中,笃也。万物方作,居以须复也。天道圆圆,各复其根。

帛书乙本:至虚极也,守静督也。万物旁(并)作,吾以观其复也。天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芒(妄),芒(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帛书甲本:至虚极也,守情表也。万物旁(并)作,吾以观其复也。天物云云,各复归于其(补根,曰情)。情,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沕(没)身不殆。

世传本: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很显然,世传本,读上去朗朗上口,句子短促有力,在传播方面,比前面几个版本要有优势。也有版本把“公乃王”,改为“公乃全”,注解为公正就会周全,面面俱到之意,或者注解为完全的人。看的版本多了,不知道如何是好,头疼。这样一来,就有点书不可多读,读多了,就读废了的感觉。原来,书不可多读指的就是这些带有很多个人主观东西的书,是不能多读的。自然科学的书,比较客观的书,不在此列。(一些唯心论者对唯物者的攻击就是摘取个别文句,抛开具体环境,其目的就是让人多读他们主观认为好的书,传播他们的唯心论,借以体现他们的价值。这一点,唯物论者需要看清。)

此章也被唯心论者,看作其理论依据和主要支撑章节之一,也是被一些唯物论者多批判《道德经》主要是唯心论的章节之一。

唯心主义玄学观点认为:追求心灵的虚空,无欲无求,要静止的看问题,要虚空到无极。万物皆空,万事皆空。

下面对这几个版本运用唯物辩证观进行综合解析。

虚,与实物相对应,看不到,触不到,虚无,空虚。但,这里的虚,不是绝对的虚无,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受科学技术和观测技术的限制,暂时观测不到,作者称之“视之而弗见,听之而不闻,捪之而弗得”的“一”。极,名词,终极,终点,动词,趋向于终点。至虚,极也,至极,虚也。这里是指道向前追溯,不见其首,趋向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捪之而弗得”之空虚,是道之无的状态。

守,坚守,遵守,守护,追求,守住立场,站在某个立场,从某个立场出发。

情,情况,这里指事物的根本,“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静,古语同“净”,干净、清洁,又可作动词,追求静的过程。这里指中心,核心,根本,本质,道的最初,没有杂物。这里也与作者对“道”的质朴理解一致,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大道至简”。用作动词,静之,这里指“由表及里,由外及内,去粗取精,取其本质”追求事物本源的过程。

中,《道德经》里的中,在有的地方用到事物发展的本源上。“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这是作者用风箱来作形象的比喻。只在风箱风口研究,“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说明要到风箱正中,守在风箱中间,那产生风的根源之地。切记,这不是中庸,不要被人偷换了概念。

表,表现,体现。

督,统率,总根,根源,根本。有的地方用到如都督、总督。这里的督放回到当时古文中来解释理解,那就是统率总根本源的意思。

笃,坚定,笃定,牢固,毫不动摇。

所以,“至虚,极也,守静,督也”;或者“至虚,极也,守静,表也”;或者“至虚,极也,守情,表也”;或者“至虚,恒也,守中,笃也。”都可注解为:事物向前追溯,前不见首,趋向于终点,接近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捪之而弗得”的道,坚守这样的立场和从这样的立场出发,是研究事物发展的大道之根源。换句话说,对事物的发展要遵循其客观发展规律之道,要毫不动摇地抓住这个根本点。

旁,旁边,这里指在各自的旁边,具有相对性;作,运动,发育,发展。旁作,万物依照自己的规律各自发展运动。

复,往复,循环,这里主要指事物发展的路径和过程。吾以观其复也:我仔细观察这些事物各自的发展路径和过程。

根,根本,规律;天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天下万物,顺其发展路径和过程都可以找到其发展的根部和源头。

归根曰静,在事物发展的根部和源头,接近纯洁干净,没有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任何事物都是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发展的,其发展的根部和源头看上去都是简单的。

静,是谓复命;命,命运,本来,规律,轨迹。向前追溯事物发展的过程,是追寻事物客观发展规律之道的方法。

常,恒久的,持久的,这里指事物发展之道,即事物的发展客观规律。复命,常也,依据事物发展之道向前追溯的过程,是要找到事物发展客观规律之道。

知,知道,懂得,洞察。明,明达,通明,这里指明智,明白、洞察事物发展规律之道。知常明也,能够洞察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之道的人,是古时候微妙玄达的明智之人。

妄,凭主观想象,自以为是。作,做事情。凶,危险,挫折。不知常,妄作凶。不知道事物这种发展轨迹和规律的人,或者不尊重事物的这种发展规律,仅凭自己主观愿望,从自己主观出发,凭想当然做事,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任性而为、胡乱作为,必然会导致危险失败的结局。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容,很多人从字面上注解为宽容,包容,好似也可以,但在本文里,容的意思更加博大,是广大无边、包罗万象之意,是微妙玄达,深不可识,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具体到这里,又指胸怀广大,延伸到天下为公,以天下心为心。能为众人谋利益,这样的人,天下的人都会拥护他,就可被众人推举为王。其实,能够受到天下人拥护,让天下人归心的,也必然是以天下人心为心的人,王以天下为公,符合天道,王以道行天下,仿佛是在替天行道,天下万物依道发展。只有行天下大道,才能长久持续发展,才能长治久安。这样身虽去,而事业功德却永不停止。这就是人法天,天法道的体现。

此章注解为:

事物向前追溯,趋向于发展的终点,就接近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捪之而弗得的“一(道)”,坚守这样的立场和从这样的立场出发,是研究事物发展的大道之根源。换句话说,对事物的发展要遵循其客观发展规律之道,要毫不动摇地抓住这个根本点。我们看到的情况,往往是事物的表象,事物发展最初之极是接近“虚”的一(道)。天地万物不断运动,不依人的意志而演化,万物遵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再到衰亡,这样一个生长发育、循环发展的过程,我观察万物这种循环发展的过程,然后从万物发展这个过程逆向回看,找到万物发展的根本(极,虚)是“道”。天下万物,都可追溯到它生长发育最初的情况,那就是事物发展的根部和源头。这个归根的过程,我们能观察到万物发展的轨迹和规律。这种倒推万物生长发育,向前追溯事物发展的过程,是追寻事物客观发展规律之道的方法。知道并掌握这种方法,能够洞察、明白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之道的人,是古时候称为微妙玄达的明智之人。不知道这种方法,不知道事物这种发展轨迹和客观规律,或者不尊重事物的这种发展规律,仅凭自己主观愿望,从自己主观出发,凭想当然做事,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任性而为、胡乱作为,必然会导致危险失败的结局。懂得事物的这种发展规律之道,就会胸怀博大,包容天下,进而天下为公,以天下心为心,能为众人谋利益,这样的人,会让天下归心,天下的人也都会拥护他,就可被众人推举为王。王以天下为公,符合天道,王以道行天下,仿佛是在替天行道,天下万物依道发展。只有行天下大道,才能长久持续发展,才能长治久安,身虽去,而事业功德却永不停止。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此章的“虚”不是绝对的虚,不是空空如也,指事物发展的根部和源头,其还是物,这是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唯心主义者恰恰在这里把这个“虚”绝对化成为绝对的虚无和虚空,否认事物发展根部的物质性,最后走上玄学。把简单的哲学引入不可知论,用以迷惑人民,迷惑群众,抬高自己,这是违背“道法自然”的朴素唯物辩证观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