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读道德经第五章 [复制链接]

1#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这一章还是讲无为,通过天人对照的方式。

第一句“天地不仁”,既然要讲“不仁”,首先当然得先有“仁”。

冯友兰先生认为道家学说的形成晚于儒家,理由就是道德经中多处出现了儒家学说中的重要概念,比如“仁”“义”,道家学说本身也常以辩驳者的姿态,对儒家学说的命题发起进攻。

这个观点与史书上的记载相悖,现在很多教科书上都没有采用冯先生的观点。《史记·老子传》记载了孔子曾求教于老子,然而我看司马迁写他俩见面的那段文字文风类似《庄子》,与其说是史实,不如说是符合历史人物形象的文学创作。更何况关于老子本人生平的记载,《史记》中本身就语焉不详,甚至提出了各种假设。再者,《道德经》未必通篇都是老子本人所著。

因此从文本出发,我还是认同冯友兰先生的观点。

关于什么是“仁”,孔子认为“仁者爱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我们可以认为“仁”即人性中善良的、光辉的、有人情味的一面。然而天地不通人情,任万物自生自灭,以天地为对照,圣人自然也不通人情,任百姓自生自灭。

这里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我们现在讲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而这里把人分为“圣人”“百姓”,仿佛一个人有了道家思想就有了优越感,成了高人一等的“圣人”,这种想法放在现代社会里是万万不行的,一个人再怎么有思想,在现代社会里他也不能高人一等。人人平等的观念是西方启蒙运动倡导的,我们暂且把这个问题归为老子时代的局限。

第二个,“圣人不仁”。天地不仁我们可以接受,因为天地不是人嘛,然而圣人不仁,我们多少有点无法理解,其实接下去就是对这个问题的解释。

这个世界的运转就像风箱,一股空气被推出,自然有另一股空气补充进来,空虚而不穷尽,越鼓风越多。既然这个世界自己能运转好,“圣人”就什么都不做,只是守住自己的恬淡虚静,“圣人”不向外界寻求,而是向内心寻求。

看起来,什么都不做的“圣人”是对自己不负责,对家庭不负责,对社会不负责,对历史不责任。如果这么认为的话,主要是对“无为”的理解有些狭隘。道家所谓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以自己的主观想法、违反事物发展的趋势而行事,即顺势而为。当遇到重大历史事件时,“圣人”未必选择逃避,有句话叫做“乱世道士下山济世救人”,我看到过抗战时期李圆通道士带领徒弟下山参加抗战的报道。当然道士和道家学说不是一回事,但也不是完全两回事。

“为”与“不为”,“顺势”还是“逆势”,其实都在于人的理解、悟性,同样都以道家自恃的人,可能在某些问题上依然意见相左,甚至完全相反。

邵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