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读老子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可以治好吗 http://m.39.net/pf/a_6712021.html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老子》第二章)

①美之为美:即美之所以为美,美作为美的原因,什么是美。②斯:指示代词,这,这样。恶:丑。已:句末语气词,略等于“矣”。按:老子开头先讲美与丑、善与恶的对立统一关系。美与丑、善与恶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没有美,也就无所谓丑;没有善,也就无所谓恶。③故:所以。按:帛书本无“故”字。下文的内容是在上文的基础上进一步申论,而不是由上文推导出来的结论,所以应该删掉“故”。“有”和“无”是指世间万事万物的存在与不存在。生:生成。按:“有”与“无”互相生成,即“有”与“无”互为因果,“有”自“无”中产生出来,“无”也是从“有”转化而成。懂得了有无相生的道理,一个人就能对人生的得失泰然处之。④成:成就。按:所谓难与易互相成就,是指难和易本来就是相对而言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困难的事情做起来却很容易就成功了,相反,本来很容易的事情也可以变得困难重重。⑤形:表现,体现。按:长与短互相体现,是指长与短是通过比较而体现出来的,所以王弼本“形”作“较”。⑥下:低。倾:帛书本作“盈”。按:据张松如《老子校读》、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等考证,“倾”本应作“盈”,汉代避惠帝刘盈之讳改为“倾”。盈:充满,包容。按:高与低相互包容,是说高与低本是一体,一方面,高山因低谷才显示其高,低谷也因高山才显示出其幽深;另一方面,自然现象没有绝对的高低之别,社会人事也是如此,地位的高低,智商的高低,能力的高低,等等,这一切都只是相对而言的,就芸芸众生而言,却只不过是一体而已。⑦声:指简单的发音。音:由声组合成音乐节奏的和声。和:和谐。按:《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为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诗序》:“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音与声本是相互对立的,但又是相互和谐的。⑧随:随顺。按:“前”与“后”既是指空间位置上的前后,又指时间流动中的前后。前与后互相随顺,是说前与后本是相随而来,相随而去,前去后来,后来前去,没有绝对的前后,前后的概念只是人为的界别。⑨是以:因此。圣人:有道的人。处无为之事:指行事以无为为原则。⑩作:兴起。不辞:不推辞,不拒绝,也就是随顺万物。帛书本“辞”作“始”,意为“倡导”。就文意而言,“辞”和“始”都可以成立。不人为地倡导什么,也不人为地拒绝什么,因为无论是倡导还是推辞,都首先要加以区分辨别,这就违背了万物的自然本性。不过,作“始”于文义更顺畅,而且“始”与“有”均为之部上声字,押韵更和谐。?生:生养。不:帛书本作“弗”。有:据为私有。?为:有所施为。不:帛书本作“弗”。恃:依赖。弗恃:不之恃,不依赖自己的施为。按:河上公章句:“道所施为,不恃望其报也。”这是说任何的“为”都应首先消除其目的性。?唯:只有。去:离开。

译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这就有了丑了;都知道什么是善,这就有了恶了。有与无互相生成,难与易互相成就,长与短互相体现,高与低相互包容,音与声相互和谐,前与后互相随顺。因此,圣人行事以无为为原则,实行不用言辞的教育。万物自然地兴起而不加以倡导,生养万物而不占有它,有所施为而不依赖自己的施为,功业成就而不居功。只有不居功,所以永远不会离开功。

读后感

《老子》又称《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五千多字。这部典籍对中国哲学史、*治思想史、历史文化和文学等诸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篇是《老子》的第二章。

老子在本章中用了八十三个字,概括了他的相对论思想。他指出,形而下的一切现象都是相对的,事物都在相反相成的关系之中,概念和价值是由人的主观判断构成的,所以要认识并破除这种分别与界定,才能不执着,无偏颇;把这一原则运用到人事方面,就应该做到为而无为,不自私,不居功。

本章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至“前后相随”,说明世间一切对立的现象都是互为因果,相互依存的,无论美丑、善恶,还是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只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界限。帛书本在“前后相随”之后有“恒也”二字,表明老子认为这是宇宙间无可更易的永恒规律。有了“恒也”二字,整段文字至此独成一节。

既然上述结论是永恒不变的常道,所以人类应该顺应这一常道。下面老子进一步论述把上述常道运用到人事方面,便是“处无为之事”,不要强行去分别美丑、善恶等。有分别便有“争”的弊端。比如美与丑本是相对而言的,人们辨别美与丑只是凭借自己的价值判断,运用一己的审美标准,因此一经辨别便已然歪曲了事物的自然属性。人们如果再努力去追求美,那么美也就可能变丑了。善与恶更是由人的价值观所决定的,不同的价值观念可能会导致截然相反的善恶判断。由此看来,一切人为的东西都是有偏颇的,只有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才能避免这种偏颇。

老子主张“行不言之教”,即实行不用言辞的教育。因为语言为人们提供了分化界别世界万事万物的工具,只要运用语言,实际上就是在分化界定着事物。语言本身已经成为人类价值观念的体现者,人类无法摆脱它,也就无法看清世界的本来面目。

老子极为深刻地认识到:语言规定了人理解世界的方式。所以打开《老子》一书,老子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对语言的认识体现到他的*治论上,便是行不言之教。因此对这一句不应该仅从字面上理解,说“行不言之教”是指不发号施令,不用*令,而施行身教,甚至由此得出老子主张采取放任主义的结论。

“为而不恃”与上文“处无为之事”,出现了“无为”与“为”。其实,“处无为之事”本身就已包含了对立:既然无为,又有何事可“处”呢?虽然勉强译作“行事以无为为原则”,然而以无为为原则,就不必行事了。因此,细究起来,这句译文表面上于情理就不通。

对“为”与“无为”的理解,也应该从相反相成的角度去理解,“为”与“无为”既相互对立,又互相依存。没有“为”,也就无所谓“无为”;反之,没有“无为”,也就谈不上“为”了。一般人只懂得“为”,把“为”当作人生的唯一内容,所以老子提出无为的思想,论证无为的价值,说明为与无为相反相成的关系。“为”与“无为”的关系,正如大自然化育万物而并不自知。

由此说来,“无为”的概念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无目的无意识无分别的自然之为,顺应自然,效法自然。“处无为之事”,是无为而为;“为而不恃”,是为而无为。再进一步说,“生而不有”,“生”也是为,“不有”则是无为。惟有“为”,才有“功”可言,“功成而弗居”,“居”和“去”同样是相反相成的关系,没有居,也就无所谓去。因此只有不居功,所以永远不会离开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