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子道德经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 [复制链接]

1#

老子《道德经》

第十章:

国学,重在义理。儒道两家思想中多含国学义理,学习国学最好的方法是学习儒道两家经典,主要是《老子》《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老子》亦称《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元典,是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老子思想凝聚于《老子》一书,计81章,余字,集中反映了道家的世界观、方法论、*治思想和人生价值。老子把道看作是天下万事万物的起源。道本身无形无象、无名无物,是不可直接感知的。老子是朴素辩证法大师,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在老子看来“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在*治思想方面,老子从“道法自然”出发,强调无为而治。在人生价值方面,老子把素朴规定为人生的本质,“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把柔弱看成素朴的表现和生命力的象征,他用水比喻柔弱,“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最高尚的品格就像水,水能够滋养万物而不争先,安居于人所厌恶的低处,它的行为最接近于道。

读《道德经》不外乎围绕以下三十六个字:为无为,无不为,骋至柔,克至坚,习水性,与人善,明阴阳,晓道理,知可止,利于本,有无生,悟道德。

今天读老子《道德经》第十章后有感颇深,便与之分享!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

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延伸感悟]

老子要求人们无论是形体还是精神,无论是主观努力还是客观实际,都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将精神和形体合一而不偏离,即将肉体生活与精神生活和谐。这样就必须做到心境极其静定、洗清杂念、摒除妄见,懂得自然规律,加深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够“爱民治国”。

老子要求我们修炼道德心境要达到:“坚忍不拔,持之以恒;致阴致阳,致柔致刚;涤除杂念,专心致志;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大智若愚,虚怀若谷;无知无欲,通达四方。”这是何等致高致远的境界啊!

本章从字面解释,营魄跟“*魄”差不多意思,隐而藏于身为*,可以感受但是势难控制,盈而显于外为魄,聚散顺乎于气,二者合则精气充盈生机盎然,散则精气难续外气易侵,老子接着说到婴儿的专气致柔,什么是专气致柔?就是“该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吃饭,吃饭就是修行”,什么是专气致柔?就是像刚生下的婴儿一样能够闭目好好地呼吸。鉴是镜子,玄鉴是心里的镜子,跟“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个道理,清除内心的杂念,是修行的基础,老子的无为而治的再次说明,真正爱民就是与民休息,真正的治国就是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少点功利心和私欲。老子谈的天门开阖与“玄牝之门”相似是生命延绵的命门,有人说天门开阖是自然之根。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其意是大智若愚,真正有智慧的人,并不是四处炫耀聪明的人。

老子告诫人们:要克服人性的弱点,达到精神和肉体合一,不要想的很高尚,做得很下流?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一样,而不是满心邪恶;清除私心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做到大公无私;爱民治国,要做到不谋个人私利,不乱作为;耳鼻目与外界的美声美味美人相接触,要像雌母一样宁静;理事明白通达后,一定会有正确的见解;生万物、养万物、创造万物,要归公,而不是据为己有;做成了大事情,不要居功自傲;身居高官不剥削压迫百姓,这才是德行高深。

老子所说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不乱为,以忘我与淡泊宁静的心态去对待世间的万事万物,保持宽容和谐的人生态度。不带个人的偏见,去对待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规律。

从前一位先辈在禅定中,看见三棵果树(桔子、扬桃、芒果)长满了果实,每颗都呈*熟,并发出光芒。待到瓜熟蒂落时,突然一颗颗落地。此时树叶摇幌不已,并异口同声地说:“我们轻松了,不再挂碍拖累了。”一会儿树叶也全部脱落,又听到三棵树一齐欢呼道:“现在无叶(业)一身轻!不必日夜负担了!”醒后,他恍然大悟:三棵树即儒释道,他们生长在同一块土地上,虽然树枝大小不一,但共同愿望都是开花结果,以供养众生食用。这种济世利人、毫无私心的精神,正是仙佛圣真的化身。瓜熟蒂落之后,又落叶归根,回复本来面目。此例正寓意着修道修德之人不可固执,不可贪妄,应当像三棵果树那样,顺其自然,各尽本份。生之畜之,开花结果,皆是为了利人,丝毫未有为自己享受之意。果树的生长过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凡无私利,即无挂碍,才符合自然之道;凡有挂碍,即是人心生烦,神性昏暗。若放不下我字,背上私字包袱,迈着沉重的脚步,要到达彼岸,必然费时又缓慢,何不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呢?!

当今世界,人们的占有欲极强,名誉地位观念根深蒂固。做了一件好事,唯恐别人不知,唯恐人不感谢,故而大肆宣扬。其不知德在人心中,人心自有天良在,何须自卖自夸?此处无声胜有声!做了好事本是德,当别人感谢之后,德性的良性能量场,德能便发生转换,使有德变为无德,这便是世人的无知。若修德行善为图报,就好象在市场上买东西一样,钱物交换,彼此互动,各取所需,有何德可言?卖者若弄虚作假,短斤少两,那更是在造业了。故前人云:“有为般般假,无为处处真”。其中内含着甚深的天道之理,可惜世人不知,而盲然行事。

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

方结平

有为般般假,无为处处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