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七章故善人者,不善 [复制链接]

1#

老子《道德经》

第二十七章:

国学,重在义理。儒道两家思想中多含国学义理,学习国学最好的方法是学习儒道两家经典,主要是《老子》《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老子》亦称《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元典,是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老子思想凝聚于《老子》一书,计81章,余字,集中反映了道家的世界观、方法论、*治思想和人生价值。老子把道看作是天下万事万物的起源。道本身无形无象、无名无物,是不可直接感知的。老子是朴素辩证法大师,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在老子看来“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在*治思想方面,老子从“道法自然”出发,强调无为而治。在人生价值方面,老子把素朴规定为人生的本质,“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把柔弱看成素朴的表现和生命力的象征,他用水比喻柔弱,“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最高尚的品格就像水,水能够滋养万物而不争先,安居于人所厌恶的低处,它的行为最接近于道。

读《道德经》不外乎围绕以下三十六个字:为无为,无不为,骋至柔,克至坚,习水性,与人善,明阴阳,晓道理,知可止,利于本,有无生,悟道德。

今天读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后有感颇深,便与之分享!

[原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译文]

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痕迹;善于说话的,没有任何瑕疵;善于计算的,不必使用筹码;善于关闭的,不用栓锁,别人也开不了;善于捆绑的,不用绳索,别人也不能解。圣人总是善于帮助人、挽救人,所以没有无用之人;总是善于使用物,所以没有无用之物。这叫做内藏的智慧聪明。因此,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也可作为善人的借鉴。不尊重他的老师,不珍惜他的借鉴,自以为聪明,实则为大糊涂,这也是为人处世的诀窍。

[延伸感悟]

老子在这里提到了五种善巧,无一不需要仔细观察与正确判断。“善行”的标准是默默无闻、不留痕迹的做好事;“善言”的标准是言谈水平高,滴水不漏,一言九鼎;“善数”的标准不是单纯的描绘其计算水平之高超。《易经》中讲“大易不言卜”,意思就是真正能够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人,不需要依靠占卜就能预见事物的发展;“善闭”的标准是不关闭而开放;“善结”的标准是绑住他的人(身体),是没用的,关键是要绑住他的心。

老子用“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作喻指,说明人只要善,符合于自然,善于处巧,处置得益,则不用费什么力气,就可以产生可观的效果,有如船过水无痕,让人欣赏赞叹。这种“举重若轻”的功夫,想必是长期修炼的心得。善从羊,古时羊为吉祥,美好,羊大为美,羊鱼为鲜。善,本意为美好,古时美与善同意,善字从美。所以无论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都是自然,美好的表达,也只有顺从自然的人才能够做到袭明。袭明其实是自然,自然无贵贱,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老子把自然无为扩展应用到更为广泛的生活领域之中。说出了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的道理。在领导干部或企业家培训课上经常听到一句话“与其教火鸡上树,不如教松鼠来得快。”“没有无用的下属,只有放错地方的下属。”同时领导干部或企业家还要善于“救物”也就是整合资源,把看似废弃的资源,通过整合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绩效。这才叫“袭明”也就是内藏明聪,即“道”的智慧。

——“无为而治”的原则:顺任自然以待人接物,更表达了有道者无弃人无弃物的心怀。人无弃人,物无弃物,天下的善人不善人,善物不善物,都是有用处的。

——“和光同尘”的修养:不以作为人师为贵,不爱惜自己所谓的荣耀和资本,潜心为道,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是最佳的表意,真正的大智慧不是处处表现自己,而是能够让自己光芒内敛,虽然有智慧但是能够不斤斤计较而且可以和光同尘。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方结平

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