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与众不同的道德经新解 [复制链接]

1#

看佛法与道法如何圆融!

孙行者

上一篇我们用佛法和道法相结合的方法,圆融地解释了‘道德经’三个字的真实义。这一篇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解释《道德经》第一章。请看原文: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的原文有好多版本,因为在老子那个年代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我们看到的都是后人研读后加了标点符号的,所以,断句不同,意思也就有所不同。我采用大家常见的王弼版的,当然王弼版的也因印刷等原因有断句上的不同。

希望今后阅读我的《道德经》新解的读友,最好是连续着阅读,否则,恐怕你看不懂得。下面进入正文。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他说,叫作道的这个东西可以称为道,但不是那个不变的东西。因为在后面他又说‘强名之为道’。紧接着老子他说,正如有名相的色物一样,可以给它取名,但是‘名’永远不是那个色物,它只是个代号、标签而已。在上一篇文中我已经讲清了说,道在佛法里就是心,在道家叫道,道就是心,心就是道。在佛法中也把心说成是我们的本来面目,真如本体,如来等,因为不给它起个名,没法开口说,所以佛也说,他说如来即非如来,是名如来。这和老子对道的解释一脉相承,完全稳合。接下来老子他说:‘无名,天地之始’,他在后面的章节中说,‘道常无名’,由此可见,无名就是指道的,所以说,无名,天地之始,就是说,道在天地前面,道在先天地在后,没有天地时就有道了,是道创造了天地。也可以说,有天地开始之前就有道了。佛法更是说,一切唯心造,一切都是心造成显相出来的,自然包括天地了,可见,心在天地万物之前,就是说,先有心后有的天地万物。‘有名,万物之母’,万物因为有了名相而有,所以说,有名相如同母亲一样,因它而有,是它生了万物。佛法中说,因我们的本觉真心一念不觉,产生了无明,依次生出了八识,同时有了三细六粗的显相,第六识遍计所执,执取名字相,分别执着,到处贴上标签,万物就这样应用而生了。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他说,‘所以呀,常常用无欲的境界,来观察它的微妙与奥妙’。什么是欲?佛家把我们叫做欲界众生,那我们欲望着什么呢?我们时刻欲望着得到色声香味触,欲望着受想行识的觉受和觉知,他说你在去掉这些所有的欲望时,你就能观察到它的微妙与奥妙了,妙在哪里?妙就妙在它的无上,它什么都没有,无形无相,却能生出万有来。佛法讲说,真空生妙有,真空它什么都没有,却能随缘显相万有。‘常有欲,以观其徼’。常常在五欲六尘中,你可以观察到它们的有限来,它们存在的时间范围都是有界限的。佛法讲的是无常,就是指有为法是生灭不定,时刻变化的,是有界限的。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老子他说,无名和有名这两个出自同一个源头,只是名称不同罢了。佛法说,空有不二,性相一如,性就是相,相就是性,性为体,相为用,相依性来显,性在相中现。空与不空,一体两面,空不空同时存在,就是中道实相。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他说,真是玄妙深奥啊!所有的奥妙都从此门出。佛法说,宝觉明妙,空生妙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本自具足,能生万法。这是何等的不可思议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