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读道德经札记middot连载39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大手足癣医院 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Tn8Un1p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在这一章,老子依据“道”的法则,依次阐述与“德”相关的仁、义、礼的概念,提出了遵循“道”,要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的观点。“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揭示了上德与下德的区别。根据老子阐述的“道”是法则德是践行、而“道”是功遂身退功成不居、玄德同于道的观点,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德的人从不标榜自己,是真正的德;下德的人往往注重表面,并不是真正的德,甚至是无德。上德,玄德、最高尚的德;下德,低级的、浅层次的德。这是因为上德之人已经把“道”的法则和实践统一起来了,其思维方式及行为习惯都非常自然的融入了依道而行中,自己却认为唯“道”是从是必须的,是应该做的,所以这是真有德;下德之人还没有把“道”的理论和德的实践完全统一起来,其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还受着患得患失的羁绊,因此这不是真正有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是说上德的人依道而行,所作所为遵循道的法则,注重内修而不注重外在显示;下德的人也想依照道的法则行事,但有了作为后总想表现出来。老子在这里肯定了上德,希望治理者的治理要合乎自然规律,不要有功利观念,无为而无以为,是以“无”作指导、物我两忘、利万物而不争的作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说上仁的人做了一些仁事却认为是理所当然不算个事;上义的人做了一些义事却看成是大事;上礼的人有所施为而不求回报,有了回报也扬起胳膊扔出去。所以,在大家都自觉遵循“道”的时候,“德”就凸显出来了,要看谁实践的更好;在大家都自觉遵守“德”的时候,要看谁更有“仁”的表现;在大家都自觉很“仁”的时候,还要看谁更有“义”的表现;在大家都自觉讲“义”时候,才有“礼”的显现。礼,平时是一种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的形式,来而不往非礼也;礼,又和忠信紧紧相连,是忠和信的一种表现形式、带有契约属性。当礼发生不正常的时候,就像随意退群毁约一样,会容易引发祸乱而变成祸乱之首。老子在这里说,过去有些研究“道”的人停留在表面的华而不实上,其实是愚昧的开始。这是句大实话,确实有多少表面和和气气,背后勾心斗角的事。仁,两个人组成一体,表示亲和的意思;上仁,最有爱心的人。在老子看来,在道、德、仁、义、礼的依次排序中,礼只是一种表面的形式,排在最后,是表层的肤浅的东西。但在那个时代里,别说遵循天道、具有玄德的人,就是做到上仁的人、上义的人、上礼的人,也的确稀少,难能可贵,所以,古人也早就总结说,“道之所在,天下归之;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仁之所在,天下归之;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后来孔子强调伦理,按照父母、兄弟、朋友的排序形成了仁、义、礼的理论体系;再后来,孟子续了个“智”;到了汉代董仲舒又扩充了个“信”,以后,这仁、义、礼、智、信,贯穿于国人伦理的发展中,成为国人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因素。根据道的法则,人们总是结合社会实际“常有欲以观其徼”,以“德”为核心的行为准则也逐渐外延,廉、耻、孝、悌、忠、诚、诺、实、律等都陆续加入进来,岳飞治*,还专门突出了仁、信、智、勇、严。“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是说有志气、有节操、有作为的人,要淳朴敦厚而不轻薄轻慢,实实在在而不骄躁浮华。所以,大丈夫的选择是舍弃轻薄虚华而采取淳朴敦厚。大丈夫,有担当作为的人,同前面说的善为士者、有道的人。薄,华,都是肤浅、表面的意思。看老子论德,要和前面老子论道联系起来。老子论道的第十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阐述了德的潜蓄而不著于外的特质,这一特质与“道”同源,同出而异名。老子论道的第二十三章,“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阐述了有“道”的人和有“德”的人都要具备“道”的品质。老子论道的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阐述了三种“常德”,表现为胸怀宽广而又天真清纯,甘于致虚守静而又无穷无尽,容纳万物而又质朴醇厚。老子论道已经阐释了“道”就是自然法则,论道时提及的这些“德”则是人的实践,也就是人的行为准则。按照老子的观点,合于道的行为才是“有德”,不合于道的行为就是“失德”。道与德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道的客观规律性,体现在社会中人的行为方面就是德,德就是人把道运用于社会的具体实践。“道”和“德”的统一,用现今人们所说的话,就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统一。道法自然,尊道而德,是老子创建的“天人合一”思想,天道和人道一起构成了老子哲学的思想体系、道德体系。老子在这一章论“德”,依照“道”的理论纵向里把“德”分为上德和下德,说只有上德才完全合乎道的精神;横向里则把道德仁义礼依次排了个顺序,还说最起码的礼也有两面性,是上承仁义下至祸乱的分水岭,人们常说的撕破面皮,就是连表面的礼节也不顾了。虽然做到仁、义、礼确实很不容易,但相比大道大德,表面形式的礼还是低了不止一个层次。人是高级灵长,由于具有思想和意识,在社会生活中欲求有差异,所以从“道”和“德”的辩证关系中又衍生了社会秩序、行为准则、道德标准,使道德有了明确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概念。而老子独具慧眼,把“道”的规律性运用到社会治理,又把“道”与“德”相合,运用到人生修养,提出了人要践行“道”,要符合客观规律,因此,社会治理要依道而行“无为而治”,人要依道而行践行“道”,而符合“道”的践行才是“德”。过去人们通常把道德经前三十七章划为道经,把这一章开始至结束的四十四章划为德经。鄙以为,老子的这语录体五千言,是以“无”和“有”的关系为立足根基,通篇都在论述“道”和“德”的关系。“道”是自然法则理论,“德”是人的实践行为;符合“道”才是“德”,要有“德”必须遵循“道”。再说,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版本,其章节顺序和通行版本也不一样,因此,还是按老子说的,“大制不割”,把全文通贯起来理解为好。从前面的章节内容看,也足以证明老子的五千言是一个整体,最好不要人为的划分为道经和德经。经逐章梳理,在前三十七章中,就有二十九章论述人要学习践行“道”的品质,后四十四章中更有四十三章直接论述人要依道而行。所有这些论述都围绕着一个中心主题,就是要按照“道”的法则去实践,而符合“道”的法则的实践才是“德”。因此,不看章次看内容,还是要把老子这语录体的五千言从整体上来看,道经,德经,实际就是“道”和“德”的统一经,是讲人的行为实践要符合自然法则的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