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化探索解剖传统文化深刻剖析,直指 [复制链接]

1#

庄子“庖丁解牛”寓意深刻,若想对传统文化下刀子,更是必须厘清其中脉络:从追溯文化渊源开始,经传统覆加辨析深入,基本上明了文化的内涵,以及如何覆加传统外衣。接着即可进行逐步剖析,通过对传统与文化的分辨,解析两者的关系及传承,包括传承的结果、现状与未来前景。从而抽丝剥茧深入核心,找到并发掘文化的精髓,使之继续流传并光大弘扬,还其先进文化的本来面目,推动当代社会与时俱进!

传统文化有一个笼统说法,就是让佛、道、儒三者共存,真有“和其光、同其尘”味道:佛教得以泊来品在本土生根,皆因南北朝战乱才释然留存;孔丘因自幼混迹于小人儒,被统治者吹捧后成就了儒术;道学于文化传承应运而生,乃老子不忍后人被欺诈蒙骗!他发现文王以其忧患意识,早使先天八卦、变成后天八卦,加上周公卦爻词刻意歪曲,已经使《周易》蒙羞、反成了《周礼》附庸。老子本来就不满战乱纷争,对周公欺世盗名日益厌恶,终于骑上青牛一路向西而去,以远离尘世去找清平世界。不料来到函谷关已近*昏,被关令尹喜挽留住了下来,一宿长谈让老子幡然醒悟:吾不为青史留名、也应为后人着想,千万别被欺世的假文化蒙蔽,于是答应尹喜留住一段时间。他向远古先民追溯结绳记事,深入先天八卦、遍览六十四卦,研习《连山易》和《归藏经》;还让“公天下”比照“家天下”,结合《周易》诊断《周礼》,然后刻下每天的探讨研究结果!

老子每天写一章给尹喜看,让尹喜谈感想、随时对其解释,有时还应邀给关民们作讲座,吸引学者才人、为函谷关添彩。他以天地浑然一体为始,称之谓“道生一”且曰大,接着“一生二,二生三,”然后“三生万物”负阴抱阳。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自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讲得好:其中“道生一”就是大美,二即自然明法、三是万物成理。故在第一章开宗明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包括常道与非常道、对应名的两个层次。常道之“一”就是大美,亦即天长地久的境界,故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为天下正”。从先天八卦到六十四卦象,全是人对自然的探索感受,《连山易》重山水、《归藏经》返指人体,讲究的都是实事求是。到了《周易》则不同:为了《周礼》不惜歪曲天道,把百姓蒙在鼓里、以图任意宰割,这样的伪君子、假文化若传承,岂是老子所能够容忍的?

从先天八卦、经六十四卦,到《连山易》及《归藏经》,全都是以自然科学为主;老子以哲学家的睿智,既明确主观意识境界,也强调客观自然法规,如此先进岂不令国家强盛?但现实却不是这样:自《周易》被人为左右,历代即充斥儒术礼制,只讲科举而不知科学,直到满清极其腐败无能。如此结局岂非咄咄怪事?皆因儒术被捧强行,道学却有三不弱势:一不讲伎巧太严谨、二不恭维统治者、三不流俗且境界高,不若儒家随俗取悦权贵!了解道学和儒术者皆知:秦始皇焚书无端遭唾骂,汉景帝薄赋税即夸口无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多凶险,还有谁敢捋虎须不尊孔!因此儒术既以官方强行,又善趋炎附势怎不坐大,“五四”反孔也没伤筋骨;道学在生活中习以为常,倒于宗教及法术走向末端,在道学作研究简直凤毛麟角。于是呈现传统文化怪现象:真正的文化被传统覆盖,传统却光鲜靓丽炫耀着,其中的礼教仍然被宠着--这就是传统文化之现状。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即指儒术礼教的社会形态。史记载孔子向老子问礼,被告曰:“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至今仍有不少人的言行,还有“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的影子,可见孔儒影响有多深。老子其实也早有预料,故在最后一章说明:“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只好尽人事而听天命,著书五千余言而去也!

作者简介:道法自然,年出生,年高考入学,年浙大毕业,一直国企工作,从专业技术丶到企业管理,现已退休在家丶反思过往人生,对易经和老子道学有过探索,正想发表见解、汲取各家真知!

作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