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溯根源爱上长沙,从一棵银杏树开始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该怎样治愈 http://m.39.net/pf/a_4642899.html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儒、释、道作为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在这璀璨的长河中,经过长期融合,已实现多元文化的共生共荣,"以佛修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三教互补关系成为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特征,以道行、儒礼、佛法为灵*,影响着每一位中华儿女。

道家

道家,诸子百家之一,春秋战国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形成了道家完整系统的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出自《道德经》,是老子哲学的重要思想,意思是“道”就是“自然而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顶针的文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深层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出来。“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根本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自然而然”的规律。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与庄子,其学说又称“老庄思想”。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

▲老子画像

庄子著有《庄子》,别名《南华经》。庄子实际上是继承发展并且阐释老子的思想,带有自己个性的一种解读。看法精炼独到、积极遁世,故而与老子并称,一并成为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

▲庄子画像

道教

道家是一种哲学流派,道教是一种宗教信仰,道教脱胎于道家。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老庄思想是道教的理论基础,道教尊老子为教祖,以《道德经》为根本经典,同样离不开尊道重德。

道观

道观是道士修炼的地方,在什么地方修建道观和修道是紧密相连的。大部分道观也同佛寺一样位于安静、空旷、风景优美的山林之中,极力营造出道教中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境界。

▲岳麓山

云麓宫

在碧嶂屏开,秀如琢珠的岳麓之巅,有被列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二十三洞真虚福地”的云麓宫,它始建于年,距今已有余年历史。历史上曾两度毁于战火,今为长沙市道教协会所在地。

四周古木参天,景色宜人,游人至此,可领略“直上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的壮阔景色。登阁凭栏远眺,南可望衡山,北可瞻洞庭,俯可视“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如清人一首《夜登云麓宫》:“云麓峰巅足眠,征衫扰带五溪烟。当头华月三千里,弹指东风念四年。螟色暗投游屐外,松涛请到杵钟边。故园计买青山宅,便与人间作散仙。”

由于道教文化传入岳麓山比较早,甚至早于佛教,魏晋以来,许多著名道士到云麓宫修炼,他们也和儒家士大夫开展文化交流。自古岳麓山就有大批文人学者效仿道家,潜居游息、归隐治学。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湘水又北迳麓山东,其山东临湘川,西傍原隰,息心之士,多所萃焉。”正是这一大批文人学士的开拓,才使岳麓山人文文化出现了“云蒸星灿”的局面。云麓宫是岳麓山道家文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现存的宫外设有《麓山树镫记碑》,横额“光垂亿载”。碑旁现今已不见古树踪迹,人们将带有祝福的红带挂于碑旁的树枝上,以表祈福。因历史战乱原因,云麓宫现有的宫观面积已大不如以前,但因岳麓山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其在岳麓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很多人知道云麓宫,是从一棵银杏树开始的。岳麓山初冬除了世人皆知的层林尽染之美,还有一抹见之震撼的金*,在云麓宫门前,有着全长沙城里最古老的一棵银杏树,树龄高达多岁,树高有30多米。这棵多岁的银杏树,历经百年风雨却依旧傲然挺立,守护着云麓宫。

岳麓山作为中国的一座文化名山,其最大的特色体现在儒、道、佛三教共存,互相交流融汇。云麓宫作为道教和道家的圣地,和道林寺、麓山寺和岳麓书院一起共同丰富着岳麓山这座文化名山的内涵。文化是多面且多向的,文化助推教育、文化带动旅游、文化融合艺术,云麓宫在岳麓山大学科技城构建文化高地、打造大科城教育街的进程中正发挥着显性的名片效应和潜在文化核心功能。

参考

百家好,《岳麓书院,在中国历史上地位重要,有哪些形成发展条件?》,

立足高校服务教育

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教育街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