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四十八讲座回顾 [复制链接]

1#

《道德经》(四十八)讲座回顾

年4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罗安宪教授以网络直播的形式,为广大国学爱好者讲解了《道德经》第四十八章。本章之核心在于教诫为*者通过“为道日损”的工夫,达致无为无事而治理天下。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为学日益”,为学是一个不断增益的过程,就是要去读书,去明理。正如朱熹所云:“一书不读则缺了一书之理,一物不格则缺了一物之理。”

“为道日损”,为道是一个不断减损的过程,“损”就是第十六章所讲的“致虚极,守静笃”,就是第十章所讲的“涤除玄览”,清洗我们心灵上的污染,铲除我们心灵上的污垢,只有通过涤除才能做到玄览。这也就是《大学》所讲的“明明德”的“明”的过程。德本来是明的,现在不明了,所以要使它恢复到原来“明”的状态,则需要“明”的功夫。王阳明讲“致良知”,良知是本来就有的,但良知被遮蔽了,被掩盖了,所以需要使它重新呈现出来。老子的“涤除玄览”,《大学》的“明明德”以及王阳明的“致良知”,其中的意义都是相近的,以上这些方法不是向外求索,而是向内去反省来去恢复心灵本来澄明自然的状态,而非去增加什么东西。庄子所讲的“心斋”、“坐忘”,佛教所讲的“无念”、“无住”、“无相”,还有宋明理学所讲的“存天理去人欲”,都是向内求索,方法都是一致的。与“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相应,张载所讲的“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也是这个问题,“见闻之知”是“为学日益”的过程,而“德性之知”是“为道日损”的过程。第四十七章所谓“不出户知天下,不闚牖见天道”就是为道之方,为道不需要与社会实践相接触,不需要增益知识,反而“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罗安宪教授指出一种错误的解释路向是过分联系第四十七章与第四十八章,认为所学知识越多对于为道反而有损害。实际上为学就是应当日益,由不知而知,由知之少到知之多。以为学之方去为道则会导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第四十八章讲的“为学日益”和”为道日损”是两条道,“为学日益”和“为道日损”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损之又损”,损的是欲和念,要损到六祖惠能所讲的“无念”、“无住”、“无相”,“以至于无为”。“无为”是积极地不做事,是自觉地不做不该做的事。

“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分别出现在第三十七章和第四十八章,很多人将其解释为“无为”是手段,“无不为”是目的,认为老子在讲权谋。罗安宪教授认为这种理解不合老子之意,《道德经》中“道德”是第一层次的概念,“自然”是第二层次的概念,“无为”是第三层次的概念,“无为”就是自觉地守护自己的道,自觉地不做不该做的事,之后自然而然会有“无不为”的结果。“无为而无不为”就是第二十二章所谓“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罗安宪教授强调,这里的“取”字不是夺取之义。第二十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中的“取”与此同义,不是夺取而是治理的意思。“常以无事”,治理天下的好状态是一个少事乃至于无事的状态。孔子言“必也使无讼乎”,“无讼”可以理解为“无事”的具体表现,也是孔老思想的相通之处。如果天下多事,即使能臣在位,也不能使天下处于好状态、好时代。天下的好状态、好时代就是第四十六章所谓“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一种天下少事、无事的状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