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南山空同注解道德经第十二十三章 [复制链接]

1#


   第十二章:障

本义: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通述:


  人的眼睛会被事物表面丰富的色彩所影响,而失去分辨事实本质的能力,耳朵会因为外界各种声音的干扰,而无法感知到地下春雷的响声,而忽略节气的变化,人的口舌也会因为五味的影响而失去辨味的能力。当一个人驰骋打猎、追逐眼前的猎物时,他的神志会变得狂躁,从而忘记打猎只是为了娱乐,为了获得那些珍贵的而难以获得的物品,会让人做出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

所以,圣人明白自己最真实最根本的需要和目标是什么,而不会被那些表面的事物所迷惑,而去追求那些虚妄的目标。

释义:

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中地谓之*。此指色彩多样。

目盲:盲者,不明也,这里说的目盲,是指眼睛耽于表面的色彩,而失去分辨阴阳(正反)两面的能力,。

五音:指宫、商、角、徵、羽。这里指多种多样的音乐声。

耳聋:聋者,充耳而不闻,闻声而不清,聋字的本义,是指一个可以听到春雷的声音,从而能够感知到节气的变化,这里说的耳聋,是指受耳朵受外界杂音的干扰,无法感受到事物内在的变化和需求。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这里指多种多样的味道。

口爽:爽者,差失也,口爽,指口舌失去辨味的能力。

驰骋:纵横奔走,比喻纵情放荡。

畋猎:打猎获取动物。

心发狂:神志狂躁。

行妨:损害他人的利益。

为腹不为目:腹在这里代表真实的根本的需要和目标;目表面的、虚妄的需要和目标。

去彼取此:彼指为目的生活,即追求表面的、虚妄的目标和需要,此指为腹的生活,即真实的根本的需要和目标。

 

图引:

 这前后四章中,作者在讲人的“认知障碍“,这一章,是讲人的认知”认知障“。

本文经过前面的层层铺垫后,点出了文章的中心要点,即“圣人为腹不为目“,以即解决问题的办法”去目取腹“。

一个人做事,先是要有根本的需要和目标,这是”腹“,然后,才有了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和方面,这是”目“,但是,人们在做事时,时间一长,就会把途径当成目标,不断的坚持在”目“上的追求,以”目“障”腹“,就像一个人赚钱,本来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自在,但当他有了钱后,不断的想要赚更多的钱,让自己反而过得更加不自在。因此,作者意在指出,不要把途径误当成目标来追求。

本章与下一章,是要众人去障除碍,去更好的认知自身与外界的关系。

 

第十三章:碍

本义: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通述:

一个人,无论受到荣宠或侮辱,他的内心都会受到震动,就像听闻自己的身体是否得了大患一样重视。什么叫荣宠若惊,受宠,是因为以他人为尊荣,以己为卑下,所以,无宠是得到了尊上者的荣宠,或是受到尊上者的侮辱,都会让人患得患失,无法保持内心的安宁与平静,这就是所说的宠辱若惊。什么是贵大患若身?我们之所以认为有大患者,是因为我们有身体,如果我们连身体都没有,又哪来的大患呢?

因此,最应珍爱的,是一个人能够去除外界的障碍,没有高下之分,不存得失之别,以身为道,达到无我的状态,这时,他将合道而生,达到人道合一的无我状态。

释义:

宠辱:荣宠和侮辱。

宠为下:受宠是因为以自为卑下。

以身为天下:意为以身为天下(道),指以身为道,即达到无我的状态。

图引:

本章为前四章的总结,即一个人只有达到无我的状态,才能去除障碍,以身合道,合道而生。

本文章的前部分,层层铺垫之后,直接言明,人们患得患身,怕身有大患,是因为我们有身体,如果我们连身体者没有,我们将处于大患之外。由此引出,人一个人只有达到以身合道,无我的状态,才会没有障碍的看清事物的方方面面。

本文的最后几句,即“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是古文特有的表达句式,求的是对仗工整,故不应字句翻译,“贵”和“爱”,合在一起,是珍爱的意思,“寄”和“托”,合在一起,是寄托之意,天下,这时指的是道,翻译过来。即为因此,最应珍爱的,是一个人能够去除外界的障碍,没有高下之分,不存得失之别,以身为道,达到无我的状态,这时,他将合道而生,达到人道合一的无我状态。

南山空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