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解析第八十章 [复制链接]

1#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本章书法作者刘*)

翻译: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国家会变得越来越小,民众会以越来越小的集体居住生活。人们自身所制造出的各种工具设备很少去用很少能用得到,人们会变得越来越珍爱自身生命享受生活,不会也无需为生计去远徙奔波。虽然有快捷的交通工具但人们很少去乘坐,虽然还有*事武装但却没地方可以发挥其作用。人类重新回归到淳朴自然的生活状态。人民衣食无忧安居乐业和谐相处,即使相互间距离很近也交际很少,人与人之间不再有矛盾冲突和利益纠葛,完全远离了各种天灾人祸等等苦厄。解析:1,俗人昭昭俗人察察苍生交伐浑浑噩噩,皆非道也。道之至乃归顺,人至道则无争,如此方可归于和谐。老子的回归之道乃是不争之道和谐之道自然之道,同时也是万物之道。下一章还要展开解析论述。2,只有有了什伯之器和舟舆甲兵之后才会有也才能有人们放弃而不用之说。天下大势浩浩荡荡,犹如江河之归于大海,人类文明的发展最终会走归正途走回归途,也最终能到达人类自身的目的地,这就是人之道,是人类的最终归宿。这个归宿就是人最终返璞归真。归真是人止于至善的过程,是老子讲道的根本目的意义,也就是说整部道德经老子是让人去止于至善而返本归真,就是我曾说过的老子反其道而行之之反道就是回归之道,其意义与人类自身发展延续所共存,老子之所言所教永垂不朽。3,至于善则能归于一,为善就是去归一,这就是万法平等九九归一的道理。对此老子浓墨重彩的讲过,需要朋友们回头看前面的解析,尤其是第三十九章的解析文章。放下即是佛,简单即是道。止于至善才能归简归朴归真,归简归朴归真才能归其本性,才能知常知命,守常守命。4,之前我在解析文章里讲过老子不是画月指月之人,老子是通彻天地了悟真谛第一人,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然是能知古今者也是可预知未来者。老子的理想社会或者社会理想都是对人类的启示和指引,也是老子对未来的设想构思,这也许是人类最终的正确归途。5,本章开句小国寡民是老子对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的预言预判的表述,是将来会成为现实的发展结果。后面连续用了几个“使”字。使,使得之意,主动词。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则是省去了被使的对象(客体)即人或者民,老子不止一次的以第一称谓站在主动者的角度说道,也可以说老子很多场合以道的口吻或者以道自居来说理论事,这是老子“自信”的表现,类似之处很多如道德经原文中“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等等。那么是谁“使”的呢?这里的主体老子隐去没有说,很容易让人错误的理解为老子指人自己或者治世的帝王君主,而实际老子所言的是“道”,也就是说只有无为而无不为无所不能的道才有如此能力也才能如此为之。由此可以看出,多数通行经典版很多有这句“至治之极”无疑是后来的所谓“学者大师们”自以为是的认为无关大碍的“正确”添加,但所造成的实际后果则是严重误导人们对老子思想的正确理解,其封建思想奴才思维也据此可一目了然。之前在解析文章里我已经详细论述了老子的治国思想,而这里老子不是谈“治”或“治国”的问题,这里老子谈的是其理想社会和社会理想,在最好的最理想的社会状态上已经无需什么“治”或者压根就不存在谁“治”谁了。启示:自助者天助自救者天救,人类发展的过程是人类自我认识自然利用自然顺应自然而最终合于道的过程,这一过程必须通过人类自身文明高度发展来实现。人类只有通过文化文明高度发展之后,才能具备人类自身解放的基本条件,这也可以说成是充分条件。但一切社会理想目标的达成必须源自于一个最为根本的基础前提,那就是人类自身必须回归其本质本真,这是人心所向的根本问题,这也可以说成是必要条件。人类实现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要实现精神文明,两个条件必须具备才能维持人类长期生存保证人类健康发展,否则就面临人类灭亡及人类文明自我毁灭的威胁。从单个个体的个人的角度讲,物质需求解决的是人的生存问题,是人的基本需求,但人不能只被物质金钱所蒙蔽,人有更高层次的各种心理的精神的需求,这是人的本质需求。为什么很多人很有钱了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反而生活的很迷茫甚至感受的不是幸福而是痛苦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他们虽然实现了物质上生存上的基本满足但并未得到心理精神上的满足,并未实现思想精神上的自由。一切的文化文明的发展解决的是人的生存问题,也就是解决人要活着的问题;一切的思想学派宗教哲学都解决的是人的思想精神问题,也就是解决人活着的意义问题,最终解决的是人的幸福问题。两个文明建设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需要协调发展不可偏废。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的修行一样如不能超越则终究是一场空,人类社会发展一样到了一定的阶段也将会遇到瓶颈之处,如不能自我拯救不能超越就会有灭亡的危险,超越了这个瓶颈跨过这个零界点就会又是一片新天地。之前我论述过人与自然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这两个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这也是人类社会所始终面临的两大终极挑战,一是来自自然的,一是来自人类社会自身内部的,这两个威胁不除,人类终完成不了自我拯救和超越。老子讲的是人类要走回归之道。人心人性要回归于其本质本真,也就是返璞归真。老子讲道说德的意义就在于教化于人,使得人类归于其本应有、其夲自有的幸福和自由,使得人类社会和谐安宁。这就是老子要讲的大道理。读懂了整部道德经我们可以在其中观止老子浓厚的立足客观实际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思想。老子和孔子一样是实际的务实的,他追求的是让人类最终走向和谐安宁幸福的理想社会,这和孔子追求大同社会的理想也是趋同的。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积淀,儒道思想影响传承,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实际务实的精神性格,传统思想文化尤其是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儒道思想,无疑给我们这个民族思想以不断地修正和重塑,为中华民族思想精神的确立起到了非常积极而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我们不能回避其不好的一面,则是在传承之中导致虚伪、自私、势利等等很多实实在在的民族性格特点,还导致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民族价值观特色等等。大多儒家追求善却越求越伪善,大多道家追求真却越求越玄虚,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就在所难免。全世界所有的民族都存在着这样那样性格的精神的缺陷问题,都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洗涤和重塑。浩焉宇宙渺渺苍生,人虽大居之其一,但人应该好自为之。今天人类的科技文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产力得以极大提升,物质财富逐步丰富并巨量增长,但也带来了诸如财富集中、社会分化、阶级对立、种族矛盾、文明冲突、权力斗争、贪污腐化等等数之不尽的社会问题,唯利是图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大行其道,各种污秽思想侵蚀着人们的头脑,人类自身深陷竞争冲突陷阱中难以自拔。这是消极的一面。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其积极地一面,人类史无前例的发展成就为人类奠定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发展基础,人类比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都更加接近于实现自身超越的目的。这就是说人类处在一个历史机遇期也是处在一个瓶颈期,站在发展的风口浪尖上。人类应该珍惜并且把握好这个千载难逢但也会稍纵即逝的机会。要么在自我矛盾冲突或者自然灾难面前毁灭,要么去走向人类自身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更高阶层次的生态文明。祝愿华夏民族万寿无疆祝愿华夏文化实现伟大复兴祝愿华夏文明光照于世界欢迎朋友们加入文化学习群一起交流版权所有翻录必究弘扬传统文化分享功德无量愿大道广传欢迎转发分享引用的朋友们请手下留德保持原创或载明作者及出处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