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推书以随想的方式解读道德经 [复制链接]

1#

道德经

随想录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杨志清著

贴近现代社会生活的独到解读,

挖掘国学经典的当代意义,

拉近经典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老子的“道”是什么

道德经随想录

道路是容,是全,是接纳一切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是任何人、任何行走方式、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踩踏、行走于其上的,任何动物也可以择机而行,道路可容纳便利一切所需之人和动物,从不歧视。

当我接触到老子的《道德经》后即被深深地吸引住,发现这是人类的一个巨大宝藏,其中无所不包,天下万物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和它产生联系,并从中得到力量。我在“外面”感叹,但又不得“入内”,朦朦胧胧,似懂非懂,不得要领。我发现要进入宝藏就需要一把钥匙。

道是产生一切的天地之根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神指神秘的道,道是组成事物和交往范围各方面在平等的基础之上相互影响、作用、制约的对立统一所产生的共同利益共识之势,所以是不会消失的,包括山川河流、自然万物,天下所有事物都是对立统一,权利和义务相对平衡的道产生的,也就是万事万物的玄牝之门。例如,浩瀚的宇宙,无数的星系、星球各依自己轨道无止无休地旋转,是因为它们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对立统一达到的相对平衡之道,否则如果都像失衡的流星一样,则宇宙何存?人类何生?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因为我国地形西高东低,水无法达到平衡,锲而不舍地一直寻找平衡之道的过程,直到水流千遭入大海才寻找到了相对的平衡和包容世界各水系的共同利益之道,因此老子才说水“几于道”。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各种条件中缺少其中任何一项的参加与平衡,人类也是不可能产生的,也就是说人类本身也是在组成自然界各矛盾方相互对立统一之势中产生和进化成长的。同样,当人类的活动打破自然环境的相对平衡时,就是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共同利益之道,也必将危及人类的生存。人类在自然的进程中的每一个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由包括自然界在内的各种矛盾方的共同利益之道产生的,是各方矛盾对立统一的必然结果。

道是无形的,德是有形的,有无相生,没有无形的共同利益共识之势的道,无法驱动产生具体有形的德的条例规范,而没有有形的德的条例规范的支撑,无形的道也无法显现。可见老子讲的道与德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与通常人们说的仁义道德并不是一回事。因为道与德的有无相生的关系,道不变,德也就不会变。同样,当组成事物的各矛盾方因发展变化,通过对立统一产生共同利益之势的调节时,相应的体现道的德,也就是行为规范也必须做出相应调节,否则就会激化矛盾,引起对抗,直到人们充分认识并主动调节到相对平衡的共同利益之道为止。

我们生活生产中所有的物质都必须符合社会共同需求之道,才能产生使用价值,也才会有交换价值,厂家才会投入生产。任何厂家都不会生产没有社会需求的产品,同样任何物质在丧失了社会群体的共同需求后也会因丧失交换价值而被遗弃和遗忘。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根据人类共同利益的需求,产生了无数新的产品、服务项目和社会观念,也遗弃、淘汰了无数的已经不合于共同利益之道的旧的产品、服务项目和社会观念。我们现在每天也正在接受和孕育许多符合共同利益之道的新事物、新观念。同时,历史遗留下来的,已经和现代社会各群体共同利益之道相悖的事物,在对立和制约中逐步变得越来越不可容忍,而将逐步日日势微。由此可见,和一切生物的新陈代谢一样,人类社会各种事物也在不断地新陈代谢,促成这个世界不断新陈代谢的,正是组成这个世界的大小不同事物内部和外部各矛盾方面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产生的共同利益之势,也就是道。正是这个无形的玄牝之门,在时刻孕育和生产着万物,左右着万物,才使人类世界在内的万物得以生生不息,“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成功的捷径是无为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本章和上一章是紧密相连的,都是在讲道与社会上广泛存在的各种信息、知识、智巧、学说的关系问题。从人类有了文字以后,就开始逐步累积各种信息、知识、智巧、学说,不但会有许多编织杜撰的神话传说产生,还有无数代表各种不同生存环境、生存方式、发展水平、社会习俗的信息和观念产生。几千年的王朝更迭、家族兴衰的文字记载形成了一个十分庞大复杂、真伪难辨的可以令后人深陷其中的信息、知识、智巧库存,这些信息知识都是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存在的作者们根据自己的思想意识截取、加工的,也可以说是他们当时的思想意识的显示和延伸,多数是当时占统治地位的胜者王侯败者贼的弱肉强食、赢者通吃的等级特权主流文化的组成部分,必然会有其历史条件的局限性和对社会文化意识产生一定的无形势能。现代人们如果不加区分地照单全收,或者没有自己稳定务实的科学世界观,那思想意识就很容易被误导,使身子虽然已经进入从陌生人交往为主的平等法制的现代社会,但心却走不出古人的等级特权的个人功利文化意识的局限性,使当今的行为受到影响制约,而不能与时俱进。自给自足小农时代的熟人圈子以道德为主的封建时代的等级特权的功利主义思想意识的退出和现代商品社会大范围以陌生人交往为主的人人平等的法律规范为主的公共道德思想意识的主流化还任重道远。

而近些年来的互联网更是使知识和信息呈爆炸形态势。真正是“为学日益”了,可以说通过现代互联网可以将全世界的知识智慧汇聚在一起,供人们参考,这种方式改变了过去的学习方法,减少了许多人们去搜集、探讨的时间和精力,这就是时代的进步。但同时在面对招之即来,甚至不招即来的无数知识信息时,必须提高人们区分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能力。此时如果不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全盘接收地“为学日益”,会被这些东西所淹没,不辨东西南北,而被知识信息所奴役,失去了自己的自由。遇事三思而行,在无比繁杂的信息诱惑面前,用“损之又损”的最简单明了的权利和义务相对平衡的共同利益共识之道及其行为规范之德去鉴别衡量,“归根曰静”“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这样才可以得到自己应有的权利和回报,得到一个人的信誉尊严,家庭幸福,同时也会得到周围交往环境的友好和助力。

我们一事当前,应该先去全面地观察、分析组成事物各方的实际特性,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相对平衡的状况,并且以群体的共同利益之道作为衡量标准,才能认清当时的这些变化规律,才可以在纷繁杂乱的事件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回归到素朴真实的事物根基之上;只有“为学日益”和“为道日损”相结合,既有广博的知识信息,又有共同利益之道的接收标准和定力,才可以事半功倍。道的真谛就是去除事物表面上的各色浮华而归根,“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抓住事物本质的不违背权利与义务相对平衡的自然规律的“无为”。也只有这样,一切事物才能平衡存在和发展。根对于树来说只有一个,万物之宗的道在万事来说也只有一个,因为道是组成事物或交往范围各方平等的相互影响、作用、制约的对立统一中产生的权利和义务相对平衡的共同利益共识,所以在当前条件下是唯一可以和谐、有序、可持续发展的,任何的增减改变都会影响共同利益的共识之势,这就是“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只有认识了“损之又损”简单明了的万物之根的人才能“乱云飞渡仍从容”地面对各种信息诱惑误导,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而立于不败之地。也就是说,因为只有不打破权利和义务相对平衡的“无为”才可以和谐、有序地成就共同利益共识的成功作为。

人们时时刻刻生活在不同的交往范围内,有生产中的与自然物质的交往,有家庭中的交往,有团体圈子内交往,有圈子外陌生社会交往,无论在什么交往范围内都应当依道遵德而行,在自然规律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法律规范的严肃性,不能为了满足自己无止境的贪欲而无故生出事端来。老子为什么一贯主张“无为”“不言”“无事”?因为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以陌生人为主的社会交往,还是熟人之间的圈子交往中,不制造出各种事端来把水搅混,使人迷惑而不辨真伪,如何把明明白白的权利和义务相对平衡的利害关系掩盖下去,让受害人或群体在一种无形的从众势能的裹胁下,无可奈何甚至自投罗网式把利益让出来和把钱交出来?例如,骗子们不隐瞒利害关系真相,不布置好曲折弯曲的迷*阵,谁会心甘情愿地将钱交出来?凡是想少尽义务,不尽义务而多要特权的事,除了明火执仗的抢劫以外,都必须通过多兜圈子,多言欺骗,多生事才可以把本来简单明了的“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权利和义务相对平衡的自然规律使人们忽视、忘掉,但是,这样做最终只会造成自己和社会走弯路,多受损失,以至于双输、多输,“益之而损”,因为没有人可以逃避“万物之宗”的简单明了的,任何人也不能骗过所有的人,更不可能长期骗下去,一个利益长期被严重损害而不知警醒的社会是不可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所以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只有依道遵德的“无为”成为社会主流之势,社会才会“无不为”地和谐、有序,人们也才能事业成功。

以随想的方式解读

《道德经》

将古老的中国智慧和现代人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注定要和其他人进行平等的交往,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也就是自己相应的社会定位,这个社会就像一台庞大无比的机器,而我们每个人就是其中一个齿轮,只有平等的相互制约,为了一个共同利益共识目标,社会这台大机器才能有序、平稳地正常运转。为此,人们都应该坚守权利和义务相对平衡的自然规律,在这个基础之上相互影响、作用、制约,才会产生大家利益契合点的共同利益共识之道,及其相应的法律法规、公序良俗等各种行为规范之德,只有大家都依道遵德而行,这个社会才能和谐有序,人们才有真正的幸福安宁。

关于本书

《道德经》一直被古今中外的人们奉为经典中的经典,而对其的解读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书以一种随想的方式解读《道德经》,将古老的中国智慧和现代人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使《道德经》脱下晦涩的外衣,从书斋走进千家万户,并给予人们珍贵的人生智慧与人生启迪。

关于作者

杨志清,年出生在华北明珠白洋淀边,年随父亲工作调动,先后在天津和宁夏居住。其多年来因丰富的生活阅历与家庭环境的熏陶,对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古典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