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老子如何解释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复制链接]

1#

《道德经》第十一章,这里老子以车轴、容器、房屋为例,说明“实在”和“空虚”都是有用的,其中的道理浅显易懂。原文如下:三十辐共一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所阐述的“空虚”之物,并不是无用的,这个道理浅显易懂。三十根辐条连着毂(毂,指车轮中心有洞可以插车轮辐条的部分),毂的中间有个洞。洞正式轴的核心,但它却是“空虚的”,就因为是这样,车子才能跑起来。

揉合黏土才能做成陶容器,容器中间却是“空虚”的。没“空”则变成大泥团,有“空”才能装东西。同样,盖房必定有门和窗,门窗本就是一个空框。无门窗全是墙壁怎能进出?有了门窗才是房。“实在”和“空虚”,两者难缺一,相互依存。“空虚”起作用,“实在”则供便利。

比如我们喝水的杯子。杯子之所以被我们用来放水,水之所以能够装在杯子里面,是因为杯子中间是空无的。换言之,万物有空,皆有用。当我们把这个杯子打烂时,那么它用来盛放东西的那个空间,实际上还是存在的。但构成杯子这个盛放空间的“有”已经不能“利”了,它已经失去了承载的作用。所以有物“之利”,他需要与“无之之用”相结合。合;才能构成杯子的“利”用价值。物之利需要被用,而无之用则能用物之利。有无之辨,利用之理,为人主者,不可不深察也。

《道德经》第十二章,在这一章里,老子揭露了单纯追求物质享受的危害,主张“为腹不为目”,只要吃饱就行,不要贪求外在的声色。

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注解:色彩缤纷使人心乱如麻,叫人看得眼花缭乱。音乐嘈杂难为听,长此以往使人听觉失灵。山珍海味若餐餐都有,过量的使用,会导致舌头辨不出味觉。过度放纵的狩猎,会使人心发狂,然而稀有的宝物是祸害,引得他人行为不轨偷盗上门来。圣人只求三餐温饱而已,纵情的声色是不可取的。

所以应当舍弃物欲的诱惑和华而不实的虚名,而保持简单素朴而又满足生活。物极必反是个自然而然的道理,可人类偏偏要去挑战这个极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