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名著解读道德经第一章原文mi [复制链接]

1#
提示:古文并无标点符号,如今文内标点均为后人根据理解自行添加,故断句位置常有不一。

道[1]可道[2],非常道[3];名可名,非常名。无[4],名天地之始;有[5],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6];常有,欲以观其徼[7]。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8]。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1]道: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

[2]道:动词,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说得出”。

[3]道:名词,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个人修行之道,即老子所说的“道”。

[4]无:天地万物没形成时的混沌状态。

[5]有:天地万物形成并产生名物之状态。

[6]妙:微妙、奥妙。

[7]徼(jiào):边际、边界,这里引申为端倪。

[8]玄:深奥的、不可预知的。

其它版本:

马王堆帛书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译文:

能用言语说出来的“道”,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道”;能形容出来的“名”,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名”。无影无形的混沌状态,乃天地万物之始。天地万物形成时的本原状态,乃孕育万物之源。所以要常从“无”中领悟“道”的玄妙;要常从“有”中领悟万物产生的端倪。“无”和“有”本原相同名称相异,但都体现了“道”的深远玄妙。这不是一般的深远玄妙,而是深远又深远,玄妙又玄妙,这就是宇宙天地万物之一切奥妙的总门。

解读心得:

用语言去描述某一事物,不论描述的多么详细、深刻,都只是该事物的一部分而已。语言是在人们对已知世界的描述中逐渐形成并完善的。感受过痛的人才知道“痛”字是什么意思,尝到过甜的人才知道什么是“甜”,先天失聪的人不知道声音是什么,先天失明的人无法理解颜色为何物。人有五感,但是谁又知道这个世界一共有多少“感”呢。故可“近道”而不可“得道”,对道不断探索、感悟,每多领悟一分,便近道一步,同时又由于人本身的局限性,永远无法彻底的领悟道的全部含义。心犹不可全知,语更无法尽言,所以“道不可道也”。

宇宙是无尽且难以探索的,内心也是无尽且难以探索的。

前人校注:

王夫之

常道无道,常名无名。

范应元

老氏悯夫世人逐末忘本,浸失真源,不得已而应机垂训,又恐人溺于言辞,弗能内观,故复示人以深意,必使反求诸己,欲其自得之,而入众妙之门以复其初,又能体是而行,以辅万物之自然,而同归于一也。宜深味之。

王弼《道德经注》

[原]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注]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

[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注]凡有皆始於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之,为其母也。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玄之又玄也。

[原]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注]妙者,微之极也。万物始於微而后成,始於无而后生,故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

[原]常有欲,以观其徼。

[注]徼,归终也。凡有之为利,必以无为用;欲之所本,适道而后济。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徼也。

[原]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两者,始与母也。同出者,同出於玄也。异名所施,不可同也,在首则谓之始,在终则谓之母。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始、母之所出也,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而言同谓之玄者,取於不可得而谓之然也。谓之然则不可以定乎一玄而已,则是名则失之远矣,故曰玄之又玄也。众妙皆从同而出,故曰众妙之门也。

苏辙《老子解》

[原]道可道,非常道。

[注]莫非道也。而可道者不可常,惟不可道,而后可常耳。今夫仁义礼智,此道之可道者也。然而仁不可以为义,而礼不可以为智,可道之不可常如此。惟不可道,然后在仁为仁,在义为义,在礼为礼,在智为智。彼皆不常,而道常不变,不可道之能常如此。

[原]名可名,非常名。

[注]道不可道,而况可得而名之乎?凡名皆其可道者也。名既立,则圆方曲直之不同,不可常矣。

[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注]自其无名,形而为天地,天地位而名始立矣。自其有名,播而为万物,万物育而名不可胜载矣。故无名者道之体,而有名者道之甩也。圣人体道以为天下用,入于衆有而常无,将以观其妙也。体其至无而常有,将以观其徼也。若夫行于其徼而不知其妙,则粗而不神矣。留于其妙而不知其缴,则精而不遍矣。

[原]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注]以形而言有无,则信两矣。安知无运而为有,有复而为无,未尝不一哉。其名虽异,其本则一,知本之一也,则玄矣。凡远而无所至极者,其色又玄,故老子常以玄寄极也。玄之又玄,衆妙之门。言玄则至矣,然犹有玄之心在焉。玄之又玄则尽矣,不可以有加矣,衆妙之所从出也。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获取道德经电子书资源(提取码:gso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