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名著解读道德经第四章原文mi [复制链接]

1#
哪个医院白癜风好治 http://m.39.net/pf/a_5888056.html
提示:古文并无标点符号,如今文内标点均为后人根据理解自行添加,故断句位置常有不一。

和光同尘

道冲[1],而用之或不盈[2]。渊[3]兮,似万物之宗[4]。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5]。湛[6]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7]帝[8]之先。

注释:

[1]冲:通“盅”,器物虚空。

[2]盈:满,尽头。

[3]渊:深远。

[4]宗:本原。

[5]同其尘:混同于尘世。

[6]湛:深沉,隐约缥缈,若隐若现。

[7]象:同“像”。

[8]帝:天帝。

译文:

“道”本身是虚空无形的,但其作用却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像是万物之本原。它不露锋芒,化解纠纷,蕴蓄着光明,把自己混同于尘俗。它是那样幽隐啊!虚无缥缈又真实存在着。我不知它是谁孕育而生的,像是在天帝之前就存在了。

其它版本:

马王堆帛书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

解读心得:

“道”如此的深邃精湛尚且不露锋芒、和光同尘,更何况人呢?此间体现着老子顺道而行、无为而治的思想本源。我们要顺应道,就要像道一样不露锋芒、无谓纠纷、和光同尘,方能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倘若锋芒毕露、攀上轻下则是背道而驰,终将事与愿违。佛学里有一个词叫“着相”,意思是说执着于外相、虚相而偏离了本质,这便是没有做到“和光同尘”,自然也背离了天道。禅宗说“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就是因为底层人不容易着相,更加顺应自然而能看的通透,上层人却因为人设包袱而时时在意形象,导致本性的智慧被蒙蔽。

另外再谈一下关于“悟道”。所谓的“悟道”究竟是用什么来“悟”呢?何为“悟”之体,“悟”为何之用?是靠大脑来悟道吗?大脑可以用来思考、推导以及存储知识,是基于经验的而不是超验的。衡量一个人大脑的优劣可以用智商、智力等标准。靠高智商可以推导出复杂的科学公式,却不一定能感悟到“道”。悟道靠的是悟性、灵性。那么悟性、灵性产生自哪里?在中国叫心、性灵,在佛学中叫“阿赖耶识”,在西方或许没有这个概念。

之前思考“公平”这件事儿。是否有那么一种东西,对所有人生来既是完全平等的?金钱、权利、地位显然不是。后来想到了知识,因为知识无法继承,每个人一生下来大脑都是空白的,都得从零学起。但是如果有一部分知识被垄断了,有些人终生都无法接触到这部分知识,而另一部分人则可以像传家宝一样将其传承下去,这依然不公平啊。佛说众生平等,平等究竟体现在哪里?直到有一天又读老子时才恍然大悟。无论金钱、权利还是知识,这些终究还是形而下的。形而下的就是有限的,有限的就容易被掌握被控制。孔子最后一次向老子问礼,表示自己已经探寻了十二年依然没有得“道”,老子表示“这是理所当然的,如果‘道’是可以奉献出来的,那么大家都会把它献给君王;如果‘道’是可以用来进贡的,那么子女就都会把它进贡给自己的父母;如果‘道’可以告诉给别人,那么就没有人不把它告诉自己的兄弟;如果‘道’可以赠予他人,那么就没有人不赠予自己的子孙后代。但是,这些都只是假设,是根本实现不了的。原因就在于‘道’看不见、听不着、不可言传、不可赠送。寻求‘道’,关键就在于你内心的感悟。如果心中没有这种感悟,那么就不能保留住‘道’;心中悟到了‘道’,还需要和外界环境相印证。可以说,真正的得‘道’之人是清静无为的,他生活简朴却能满足,他不以施舍者自居其功,也没什么耗费。自己贞正的人才能使别人贞正。如果自己的内心不能正确地领悟大“道”,那么心灵活动就不会通畅”。这次交流后,孔子对老子做出“犹龙”的评价。

前人校注:

锋角猛露,道所恶也;事为烦乱,道所鄙也;辉华显赫,道所贱也;污辱卑下,道所贵也。——司马光

道虽常存,终莫得而名之。然亦不可谓无也,故曰此岂帝之先邪?帝先矣,而道又先于帝,则莫或先之矣。——苏辙

虚无大道,化生一气,一气分而为阴阳。阴阳生化,秉一气为主,乃知一气处阴阳之中,故曰冲气。夫大道以冲气而用之也,如天覆地载,日照月临,冬寒夏暑,春生秋敛,皆冲气之用。——邵若愚

守道不盈,则知渊源之妙,方明道之宗旨,而知万物之本源。此大圣人方能,稍有盈则溢,或者有坚其志,不至于盈,而方能造到大圣人。知宗万物者也,岂不渊乎!不乱、不扰、不纷、不散、不耗,如此性光方现,使我静内生光,才能知其妙,明其理,方得深入其奥。——纯阳真人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获取道德经电子书资源(提取码:gsod)

三叶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