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第三章注解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最好专科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道德经》第三章注解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注解:内修中心无贤能的分别,就能使内心不再追求内景。不把证到的境界当成难得的境界,用平常心对待内景中出现的一切境界,才能明白这一切内景都是平等不二的色尘所显的你当下的心相。这样就没有得到难得境界的希求之心。不见生起真空(空谷、欲)的种子(黍米珠)时,更要让心不乱。因此,成为圣人的方法就是,让心虚无就能吸引色尘阴符而成形,内守柔弱无力才能成就金刚法身。常常保持见不到黍米珠的状态,无知无欲,心无分别才能真正归元不二。就能在得到先天一炁(夫)之时也能够息心不提而使得妄心寂灭。用无为来成就无妄,就能处处清醒而不再迷惑。

下面参考一下经典注解:

不尚贤(不刻意招贤),

使民不争(使民众不去争名);

不贵难得之货(不稀罕难得之货),

使民不为盗(使民众不为盗)。

不见可欲(不见引发欲望的根源),

使心不乱(就不会产生动乱的动机)。

是以圣人之治(所以圣人的治理方法是):

虚其心、实其腹(普及虚心、养身的道理),

弱其智、强其骨(宣传弱智、强骨的好处),

常使民无知无欲(常使人民深刻感悟无知无欲的益处),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使那些自作聪明的人无用武之地)。

为无为(以无为的境界处理*务),

则无不治(国家就没有治理不好的理由)。

点阅读原文回到《道德经》第一章心法。

阿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