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危害是什么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147078.html大概是从过年开始。那时候一个人在学校实属孤独,所有又重新看了一遍《楞严经》。这次不像是第一次读,只凭译文,然后就自己一顿揣测。踏踏实实地找了经文的精讲视频和音频,跟着从头到尾,断断续续地又读了一遍。只不过,有点可惜的是,可能我确实和佛法无缘,讲经的老师已经讲的很详细了,但是通读一遍之后,脑海中只是多了很多知识点一样的记忆,并没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自己的体会。有点牛嚼牡丹。不过虽然对经文本身没有太多的感触,但是横向对比一下,在和儒家,道家的书籍做比较的时候,却有了一点很好玩的想法。
因为怕被拽着讨论,所以写在前面,只是个人体悟,绝对绝对不涉及任何学术性的探讨和断言,我只是,姑妄言之而已。
首先,《楞严经》嘛,作为大乘佛法的经典,虽然有真伪之争,但是不可否认,它内涵丰富,思维严密,几乎囊括了大乘佛教所有的重要理论。以阿难尊者险些破戒为开始,在佛告阿难中,一步步阐释种种佛教的道理。这里面就引申出了一个点,每个道理的阐释,是以佛告阿难展开的,仔细读起来的话,就有点像老师给学生讲课,不光说了这个知识点,还把这个知识点是如何得来的都做了比较详细地解释,有一种感同身受,娓娓道来的既视感。
以卷一当中,“五轮指”和“宝光”的片段为例。简单来说,就是佛祖先是五指开合,然后问阿难,“你见我手在众中开合,究竟是我的手有开有合,还是你的见性有开有合”,而后又放出一宝光,在阿难左右照应,问,“阿难啊,你顾盼佛光,头左右摇动,那么,究竟是你的头在动,还是你的见性在动”。这里有个词“见性”,如果往深里讲,这个词在佛经当中的意思可太多太深了,但是在这里,抛开一切引申意思,我们只取它包含的主观属性。也就是说,佛祖在问阿难,到底是这些客观存在在动,还是你的主观意识在动(我感觉,就像是那个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施主你的心在动”)。但是这里,佛祖后续解释中,并没有说这是你的主观在动,而是肯定了阿难的说法,手开合也好,宝光飞来飞去也好,都是客观的在动摇。看到这,我当时就有种感觉,这个例证,老客观*了。然而,紧接着,在佛祖举了这两个客观实例之后,就引申出了“以动摇不止的称为‘尘’,以不能常住的称为‘客’,更进一步明了了不动、常住的含义”,“...既然如此,为什么你们还以变迁不停为实身,以变化无常为实境...,...又妄认内外诸物为己,在颠倒中轮回”。解释一下的话就是说,你看我手动来动去,但是你并没有动,你看这个光飞来飞去,但是你并没有动,因此对你来说,周遭的一切摇动不止的“尘”和不能留住的“客”都是外物,都是假的,只有你主观的这个存在才是你真的实身。这个论证听起来,可比那个“心动,风动,幡动”有说服力多了。这个说服力从哪里来?来源于,这个结论是用客观可见的事实而非禅机来论证。当你听到的时候,你就会去想想,确实,身外的东西,动也好,流逝也好,我都没有动,都没有变。越想越对,越想越觉得有道理。老论证大师了。
因为说了,尽量避免被牵涉进学术探讨,所以经文我们就说到这里。真正让我觉得有意思的,就是这个论证的方式。你通篇去看,在佛理的阐述中,几乎都是从这样客观可见的事物当中来引申的,其中甚至不乏很多辩证看待问题的角度(因为要探讨己身和外物嘛),而且最最最关键的是,讲解的很深入浅出。在具备了这样的特征之后,其实就不是很难理解为什么佛教在民间的生命力异常顽强,即便是在李唐主推道教的那段时间,佛寺依然在民间香火留存。因为真的很通俗易懂,而且具有说服力。随手拈来的,都是我们日常可见,又没有太过跳跃的论证逻辑,为什么不相信呢。
提到了道教,那就再说作为其思想基础的道家。追本溯源,如果要说到道家的起源,中二一点的话,那跃然纸上的,就是一句“老子西出函谷关,紫气东来八万里”。这个是传说嘛,但是尹喜也确实收到了五千余言的《道德经》。开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第一次背这句话是在初中的时候,当时偷偷买了一本小册子版的,想先背下来,然后这开宗明义的一句话,直接让我浑身上下都要碎了。为什么,一个字“玄”。老子所讲的“道”,直接就把立意立在了超越社会一般的道,追寻更本源的“自然之道”。这句话直到今天为止,依然让我有很奇怪的感觉。都是研究自然的道理,规则,那我们做一个类比。当下的自然科学学科当中,物理,化学,生物,乃至文科一点的地理,天文,其实都在研究自然的道理和规则(强行把自然科学和百家学说联系在一起,千万不要挨揍)。那么在这些学科都没有止步不前,甚至大有越走越快的情况下,是不是也代表着,我们距离这个“道”依然差着十万八千里?那么在这无法估量的距离当中,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去理解这个“道”?当然了,用自然科学来强行解释,是不对的,大错特错,但是只是作为一种参考,你会觉得,道家在开始的开始,就把格调定在了一个很高的地方,定在了“道”上。而后广为人知的“庄周梦蝶”,大家都学过的《逍遥游》,无不透露这一种超然的意味。以前会觉得,超然物外就是道家思想,但是现在看看,人家起点就在那里,探讨的水平不一样,自然超然。但是这也带来了两个问题,一是,道家的研究会变得很困难。那些经典的道家名著更像是探讨,试探或者作为一个观察者?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形式,总之很难下一个确切的定论,因为老子已经说了“玄之又玄”。而这也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学起来,推广起来,好难啊。汉朝前期以*老治国的时候,*老学说作为官方学说,但是依然推广很难,其原因所在,也就是太难学,真的学出一些成绩的时候,都年岁不小,而且为了更精进一步,哪有精力教学,自身还有太多方面要研究。而以道家思想为基础的道教就更不用说了。李唐初期,大兴道教,四处设立道坛,开坛讲座。香火这个东西,在当时从上而下推广的基础上,自然是好得很。但是对于当时的民间来说,好难懂啊。这些玄之又玄的道理,在理解之前,首先就要有一大堆知识储备,然后还要用力去体会。这个境况解释起来,颇有点郭老师口中“昆曲”的意味。想听一段昆曲,得捧着康熙字典,一句唱词n个典故,这玩意秀才听了都嫌累啊。同理,也不难理解佛道之间的差异。
说完了上面两个,剩下一个肯定也要白话两句。提到儒家,认真来说,可能要从《礼》、《乐》或者《春秋》这些六经著作开始谈论起(《乐经》失传,这里就是提到《礼》,觉得不接《乐》就很难受)?不过大家第一时间能想到的肯定还是《论语》。这个都学过,也都知道《论语》是一本语录文集,由孔子的弟子以及其弟子的再传弟子编成的。因为孔子主要是修订编纂其它的著作,因此《论语》就成了他思想主张的集大成体现(我看的《论语》介绍里是这么说的)。从这里就有一个很大的,和以上两家想比,的不同。不管是佛,还是道,首先,他们都设定了自己的一套(该怎么去具体表达)框架或者说体系,有独属于自己的根。比如,谈论到佛,会想到很多与佛相关并且独属于它的东西和规则,比如戒条之类,佛法也会有一个自洽的体系,与自身的规则,从上至下,互相呼应;而谈论到道家,就更不用提了,人家独树一帜的研究“道”,本身就是自成一系。也因此,这两家有独属于自身的,解释根本的书籍,像是《道德经》和一些提纲挈领的经文;但是如果说到儒家,它更像是立根于我们身处的规则当中。像是儒家最早提倡的六经,都是早就流传于世,算是当时社会的普世规则的总结,而非是儒家谁谁谁的著作。提这些是想说明,立身于这些规则之下,特别是,在孔子十分推崇这些规则的情况下,儒家好像最早并没有设立自身的规则。《论语》就是一个代表。一个人的言行,特别是并不是刻意要成书而只是为了言传身教的言行,可能更能透露出内在真实的思想。而在这本语录当中,孔子处处流露出的更像是在规则之下,或者是在他所憧憬的那样的规则之下,思想应该如何去和规则相呼应和补充。像是在解释,然后劝解,大家去遵守这样的规则。我感觉,可能正是因为,孔子流传下来的是一种社会思想,才会在后世,不同的人解读论语,有不同的版本,形成不同的流派,毕竟“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嘛(这里是当时看完《近思录》的时候产生的想法,又去看了战国时候的儒家八派,觉得这样的想法说不定可能也会有一定的道理。?)从这里,其实有一个比较大的脑洞,如果真的把《论语》当成是至圣先师对社会,对礼乐规则的一种解释和指导思想,那么真的从中读出这些内涵的话,“半部《论语》治天下”好像也是个挺合理的事情。沿着这个思路,那儒家也确实是最适合治国的学派,毕竟,人家最开始就是在按照现有的规则在“构建”。而如果,用*老,汉朝已经替我们实验过了,统治阶级都去构筑自身的精神世界了,还治什么国。(这里解释一下,汉朝初期,用*老思想治国,那时候还不是完全体的道家,而且当然也不像是我所说的,大家都沉浸在精神世界,追寻道追的不亦乐乎。不过也确实有很大一部分人是这样。这里治国,更多指的是“无为而治”。这个在初期确实很有意义,因为汉朝承接了一片疮痍的国度,当时的社会已经到了真是碰都不能碰,大家的神经都过于敏感,因此什么多不做,自然休养生息就成了一个最佳选择,但是随着皇权的膨胀和国家经济物力的提升,“清静无为”显然也就不是一个皇帝的首选了。而且,就像之前说的,民间能接受“无为而治”,但是更深的*老思想就很难也很不愿意去学了。)
这样从表面通篇看下来,三家的差别就很明显了。道家先拎出来,因为太过特立独行,说的现代一点,道家活的就是个态度,别的都不重要,眼里只有“道”,在追寻“道”的道路上,别的都是浮云。佛家则是建立了一套自己的体系,非常之完整,在体系之下,又有自身的道理的理论,从而指导人们向善。儒家则要更贴近现实,它教会你一种思想,让你学会如何看待社会,看待各种各样的关系,教你如何“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么一看是不是还挺互补,用着道家的态度,做着向善的举动,再用儒家的思想洞察人情社会(当然真要能做到,我感觉颇有种精神分裂的既视感)。其实民间也一直有,“治世道,乱世佛,由治到乱世儒家”的说法,就像是汉宣帝说的那样,“霸王道杂用之”,“外用儒术,内用*老”。只不过这其中的种种帝王心术,那就真的不太懂了。
罗里吧嗦瞎比较了一顿,好像对于理解每家的思想并没什么帮助。我一度也是这么认为,感觉读了某本著作,应该有所得(这里又要提到《近思录》,当时看完之后确实是大脑一片空白。让我一度很怀疑自己,是不是读书太没有效率了)。但是回头看看,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最吸引人的,最让人憧憬的,难道不正是“争鸣”吗。思维和思维的碰撞,人和人之间的辩驳,每家学说都在一次次的争辩过后进步,就像是厮杀出来“独尊儒术”,也是千万打磨之后才最终提出来的。我自然不是那些专精一家的学者,但是我受惠于前人,能同时看到很多家的名著,虽然不能真的去和人争辩,但是书中的内容自然能互相比较,可能看着某一本就会突然想起曾经看过的某书中的某节也有类似的说法,他们之间的区别在哪,又各自引申出了什么样的岔路。记不得很多观点,可能仅仅是因为下意识的不认同,所以不是一个真正的believer,更不是一个参与者。但是作为旁观的人,也能有一份旁观的乐趣,那些以为忘记的东西一个一个浮现,碰撞,总会留下一些莫名的,让人愉悦的痕迹。
(再多说一句,我很多地方,“家”和“教”分的不是很清楚。一来,“家”的思想是根基,很多东西都是由此衍生出来的;二来,也确确实实,不是专业,更多想表达一个表征意思。还是那句话,只是一点读后感,姑妄言之姑妄言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