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子道德经解读第五章天地不仁 [复制链接]

1#
如何治疗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kycg/160210/4769980.html

曾勇(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①天地不仁:天地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

这里的“仁”并非儒家所说的仁义,而是指私爱、偏爱。

②狗:古人用谷草扎成的用以祭祀天地神灵的狗。

③橐龠:用手操作的鼓风工具,即风箱。

④虚:空。屈:竭,尽,

⑤多言数穷:指*令过多反而会行不通。多言:喻*令繁多。

穷:碰壁,行不通。

⑥守中:持守虚静。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当狗一样平等,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圣人也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他对待百姓也像对待狗一样,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大风箱吗?

静止的时侯,它只是一个空虚的世界,而一旦动起来,就会运转不总,永远不会枯竭。

统治者*令太多,反而会加速灭亡,不如保持虚静,方可进退自如。

本章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意思。

其一是老子再次表述自己无神论的思想倾向,否定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把天地人格化的观点。

他认为天地是自然的存在,没有理性和感情,它的存在对自然界万事万物不会产生任何作用,因为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身的自然规律变化发展、不受天、神、人的左右。

其二是老子又谈到“无为”的社会*治思想,这是对前四章内容地进一步发挥。

他认为、作为圣人——理想的统治者,应当是遵循自然规律,采取无为之洽,任凭老百姓自作自息、繁衍生存,而不会采取干预的态度和措施。

这些都突出反映了老于关于世间万物平等的思想,老于子把世间万物都看成是合理的存在,没有等级的差别,“天地不仁”,可视为老子的世界观,“圣人不仁”则包含了老子人人平等的法治思想,世间万物都是由“道”创造出来的,“道”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公平。

所以本章老子从“天道”推论“人道”,由“自然”推论“社会”,其核心思想还是闸述清静无为的好处,提倡“无为”的洽世之道。

这一章老子依然从反对“有为”的角度出发,仍谈论的是“无为”的道理。

开篇老子就写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对于这句话,历来颇受争议,而老子在当时提出这样的一个观点,也绝对是惊世骇俗的。

这一见解不仅否定了*神灵的有神论,更认为世间万物是平等的。

所谓天地不仁,表明天地是一个物理的、自然的存在,并不具有人类般的理性和感情;

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然法则运行,并不像有神论者所想象的那样,以为天地自然法则对某物有所偏爱,或对某物有所嫌弃,其实这只是人类感情的投射作用。

老子认为天地是无为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只需依照自然界的发展规律生长变化,不需任何主宰者凌驾于自然之上来加以命令和安排。

然而,在古人的眼里,却习惯于把天看作是世界的主宰,并往往赋予天以人格和宗教方面的含义,因此,“天”往往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神性,而成为天神。

而这种人格化的主宰者式的天神观念,被不断的发展和传承,直到现在还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天意难为”“天理难容”这样的话我们还经常会说起,可见,传统天命观是如何广泛而深远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

而老子作为一个勇敢的批判者,以他的容智和胆识,第一个讲出了“天地不仁”的真理,这是极为难得的。

在老子的眼中,天不带有任何人类道义和道德方面的感情,它有自己客观运行的方式。

天虽然不讲仁慈,但也无所偏向,不特意对万物施暴。

老子眼中的“天”是由“道”产生的,它没有意志,没有好恶,更不是一种超自然的精神力量。

这无疑是一种自然之天。

老子的功绩,就在于他否定了有人格的天神,重新恢复和提出自然之天。

之后,老子还列举了生活中的两件事来说明“天地的不仁”。

一是人们祭祀时使用的以草扎制而成的狗,祈祷时用它,用完后随手就把它扔掉了。

二是使用的风箱,只要拉动就可以鼓出风来,而且不会竭尽。

天地之间好像一个风箱,空虚而不会枯竭,越鼓动风越多。

老子通过这两个比喻,把话题从天道引入人道,从自然涉及社会。指出圣人也应该取法于天地,无所偏爱,对老百姓也不应该有厚薄之分,而要平等相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作息。

如果不这样做又会如何呢?

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告诉统治者,如果用很多强制性的言辞法令来强制人民,很快就会遭到失败,不如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虚静无为,万物反能够生化不竭。有为,总不会有好的结果,这是老子在本章最后所提出的警告。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认为,很多东西是很难用言语进行描述的,特别是像“道”这样高深玄妙的东西。

所以“多言”往往并不能彰显智慧,相反持守中道,沉默少言才是明智之举。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说:“言多必失”“祸从口出”。

如果我们为了彰显自己的聪明才智,而对某人某事议论太多,恐怕不但不能赢得赞誉,还可能会使自己陷入困境,甚至招致祸端。

做人做事要善于守中

老子在《道德经》中一再阐述自己清静无为的主张,其实不管是治理国家、管理企业,还是个人修身养性,这种做法都是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的。

一个国家如果仅靠纷繁严苛的*令来治理的话,反而会加速它的灭亡;一个企业如果是建立在名目繁多且缺少人文关怀的规章制度之上的话,那它也难以留住人才,难以获得发展;

而一个人如果不懂得收敛,有过多的议论、指责和命令,也往往会带来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的后果。

所以,古人大多是反对“多言”的,“多言”就是“有为”,“有为”就会形成制约和障碍,就可能招致祸患,陷人困境,相比夸夸其谈来说,沉默有时候也是人们表达力量的一种技巧。

所以要善于守中,学会中立,学会适度,在给了别人极大的自由之后,自己也可以获得舒展的空间。

而这也是我们在管理以及人际交往中需要学习的一种处世智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