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其出弥远,其 [复制链接]

1#
北京皮肤病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dfjc/160306/4781490.html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文/心似海蓝蓝

.7.14

第四十七章原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白话文:不出家门,也知道天下的事理;不看窗外,也可以明白自然规律。走出去越远,领悟的道理越少。因此,圣人不必经历就能知道,不必亲眼所见就能明白,不必刻意去做就能获得成功。

这跟我们平时了解的常识不太一样,通常会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实践出真知,有图有真相,眼见为实。老子的思想,恰好倒过来了,不用走出家门也知道天下的事情,肿么做到的呢?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一叶知秋。古代社会,都是以家庭、家族为单位所组成的,一大家人,许多成员生活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小社会,家里发生的事情,社会上也在发生,家庭就成了一个社会的缩影,所以,你知道家里的人际关系,大致上也能把握到社会中的人情世故。《红楼梦》《金瓶梅》也是基于这个逻辑,你了解家庭、家族的运作模式,等于知道了这个社会大致上的情况。孔子也说,家齐国治天下平,家国天下的主轴,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对于自然规律的掌握,我们往往不是依靠直接经验,而是凭借学习和继承。地球围绕太阳转,不是靠亲眼所见,昼夜更迭,四季轮换,你不用看窗外也自然能感知到。

走出去越远,知道的反而越少,这是什么逻辑呢?

康德的先验哲学指出,我们取得各种经验有个前提,就是我们的认知结构,有个先验形式,我们是基于这个形式而取得各种经验的。所谓先验,就是先于经验而作为经验之基础者。你的先验形式,决定了你会获得哪些经验。譬如,我心里面住着一个渣男,那我走遍全世界,遇见的可能都是渣男了。渣男,作为先验形式,限制了我取得经验的范围。这就是为什么尴尬人总遇尴尬事,因为,我的先验形式决定了我会注意哪些事实,也可以称为意识雷达。苏轼与佛印的故事也说明,我心里有佛,看谁都像佛;心里有坨屎,看谁都像屎了。

我们都喜欢旅游,到处走走,开眼界,蛋是,你别忘了,即使是去同一个地方旅游,每个人的感受与体验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走马观花,也有的人能够进入文化历史的深层次,对人与人生有更深的领悟。

经历得多,不等于知道得多,关键在于我的思考模式,同一个思考模式下,经历一次和经历一百次,取得的经验是一样的。同一种经历,看同一部电影,每个人的收获也不一样,莎士比亚说:“一万个人心中,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是不是一定要经历过,才能知道呢?无论经历多少,要看我是如何思考和理解的。增广见闻是有益的,但也要看你是否带着你的思考。

康德说:“我们看见的世界,是能够被我们看见的世界,而不等于世界本身。”也就是说,你看到的世界,与我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取决于我们的先验形式,以及后天形成的各种观念。

维特根斯坦说:“自我不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中,而是划定的这个世界的边界。”等于说,无论去到哪里,经历什么,你都无法走出自己的心,你的心就是你的整个世界。

圣人为什么可以不行而知,不需要经历很多,就什么都知道了,这可能吗?人生不过百年,如果什么事情都一一经历才知道,一百年是不够用的。康德一辈子没离开过柯尼斯堡,可他对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十分了解,比亲自去过那些地方的人知道得还多。

英美哲学家怀特海说:“所谓自由,就是经由概念与想象,过一种创造性的生活。”人活着就是摄受,主动摄取和被动接受,除了物理摄受,还有概念摄受,具有抽象能力。经历,主要是指物理摄受,感官上直接获得的经验,动物也有这样的能力,而人的特色在于他能够理解和使用概念,进而通过想象与行动,创造他想要的生活。

圣人悟道了,不需要用感官去看见道,也明白道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一切变化,都是道的内存性在运作。所以,才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就是无为,无心而为,非刻意去争取什么成功,反而能获得成功,还是因为圣人悟道了,能够持守住道,符合道的运行规律。

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生活有两种态度:1,把我放逐到世界中去;2,把世界拉到你的心里来。

所谓放逐到世界中去,就是爱这个那个,往而不返,收获很多感受与体验,是为了什么呢?把世界拉到心里来,经验配合思考,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心外无物”,心与物是一种相互感应的关系,经历过了,感应到了,要达到什么目的才是关键。

最后,你就会发现,原来世界与你是一个整体,统一在道里面,我与世界的发展方向就是回到道中去。一即一切,说的是我们共同的来源;一切即一,说的是我们的共同归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