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吗来看看道德经怎 [复制链接]

1#
自知之明成语出处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了解、认识他人的人是智慧的,能懂得自己的人心中如明灯一样。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战胜自己的人是强大的。能自我满足的人是富有的,能坚持不懈的人是有志向的,不丢掉自己道性的人可以恒久,身死精神之“道”永存的人,才算真正的长寿。

东西方的先贤

在古希腊奥林匹克山上有一座神庙,神庙里有一块石头上镌刻着苏格拉底的哲学真言:“认识你自己”。与苏格拉底同时代的中国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里说:“自知者明”。所以可以看出从西方到东方的古圣先贤都在不断地认识和了解自己。

认识自己很重要

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是谁,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不知你是否留意到,我们所供奉的佛祖都会参禅打坐进行内观,让自己的身心合一。而身边那些内在富足的朋友,即使过着清贫如洗的生活却很快乐,享受着自己的当下。从佛祖到追求内心喜乐平和的凡人,都是“自知”的人。

如果把一个个人比作一栋栋高楼大厦,“我是谁”就是这个大厦的根基。当你越了解自己,你就越会向着自己期待的、喜欢的方式去建造自己、发展自己,你才能对自己的人生坐标进行准确定位。当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时,也正是进步的开始。你越来越了解自己的时候,你就越坦然,不会轻易被外在评价左右,你越是明白、了解自己,你成功的几率就越大。

当思维中的“我”和潜意识里的“我”一致性越高的时候,你在生理上就会越有满足感和幸福感;反之则越缺乏。“自知”很重要。

什么是“自知”

自知,就是要知道自己、了解自己。

所谓的“自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了解认识自己的外在,比如:性格特征、特点长处、优点缺点、自己是怎样与别人共事的、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以及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等等。另一个层面,是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在,了解自己的潜意识,了解自己语言、情绪、行为之间的关联,能清楚看见自己的感受以及感受的来源,看见自己行为背后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需要、渴望和固化的信念体系等等。

什么是“明”

“自知之明”强调的是“明”。何为明?一个日加一个月为明。所谓的“明”就是在一天24个小时中时刻都是透亮的,能不断剖析自己的内心,清醒认识自己。当你一直处于探索之中,你就越来越能够看清前进的方向、生命的本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自知了方能明白四达。

怎么样达到“明”的状态

如何让自己达到“明”的状态呢?

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觉察和反思深入挖掘自己。通过觉察反省,我们就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我们可以避免生命中根深蒂固情绪化的表达、不恰当的应对模式,从而活出更加幸福的自己。在不断认识了解自己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地成长着、变化着,我们内心越来越清明,最终修成正果,生活得豁达通透。

极悦心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