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被篡改的道德经第十章得道之人观照自身 [复制链接]

1#
白颠初期的表现 http://www.sz-qlw.com/
视频15分钟,正文字,阅读需要5分钟:帛书版: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气至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毋疵乎?爱民治国,能毋以智①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②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③,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传世版: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版本差异:①毋以智:传世版为“无知”。“毋以智”是“不使用智巧”的意思,与《道德经》第六十五章“以智治邦,邦之贼也;以不智治邦,邦之德也”相呼应。此处应取“毋以智”。②毋以知:与前文“毋以智”格式对应,表示“不使用知见”的意思。与《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行而知,不见而名”相呼应。传世版为“无为”,与此处语境不合,应取“毋以知”。③生而弗有:传世版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多加了一个“为而不恃”。应该是为了和《道德经》第五十一章讲“玄德”的部分相统一,五十一原文为“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不过本章突出讲的是“无为”,取帛书版“生而弗有”。直译:身体和*魄合抱守一,能做到不分离吗?结聚精气而致柔和,能做到像婴儿一样吗?清洗杂念,涤荡心镜,能做到没有瑕疵吗?爱护百姓,治理国家,能做到不使用智巧吗?万物生灭,同出一门,能做到柔弱安静,生之畜之吗?知晓天下,通达四方,能做到不通过见闻知识吗?生养万物,畜养万物。生养万物而不占有它们,畜养万物而不主宰它们,这就是最深的德。解读:《道德经》第十章,这一章帛书版和传世版主要有两处差别,第一处:帛书版是“爱民治国,能毋以智乎?”而传世版是“爱民治国,能无知乎?”第二处:帛书版是“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而传世版是“明白四达,能无为乎?”这两处明显是帛书版更加契合原文。“爱民治国,能毋以智乎?”对应第六十五章“以智治邦,邦之贼也;以不智治邦,邦之德也”,二者是相互应和的。而“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就显得有些不知所云了。“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按照“爱民治国,能毋以智乎”解释为“不以智治国”的句式,这里应该解释为“不以知明白四达”。知,见知、知识,与明白四达是有关联的,表示不使用见闻知识而致明白四达,正合《道德经》第四十七章所说“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但“明白四达,能无为乎?”就缺乏逻辑关联了。我们看第一句,“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载”是个语气助词,就像“载歌载舞”一样,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用在本句和“夫”字差不多。并不是有些人说的“装载营魄”,这里没有“装载”的意思。“营魄”,“营”指身体,“魄”指*魄。“营”这个字本义是指“在四周垒土而居”,比如“安营扎寨”。《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说“虽有营观,燕处则超若”,这里的“营”也同样是指“安营”的意思,在四周拱卫,护持。那么本句的“营”是在护持什么呢?*魄。身体护持着*魄,它是*魄的居所,如果离开了身体,就会*消魄散。所以《道德经》说“不失其所者,久也”;所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不离开那可以养护自己的根本;所以二者要抱一,不可使分离。有人说*魄怎么会离开身体呢?我说一个现象就比较好理解了,走神。相信大家都有过走神的经历,思绪不由自主就飘远了,心神旁骛而离开了它原本所在的地方,这其实就是神散了。人年纪越大,越不容易集中精神,甚至目光都难以汇聚,这就是“失其所”的表现。因此老子说要“守中”。“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意思是说:身体和*魄合抱守一,能做到不分离吗?第二句,“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抟”,本义是指“把东西揉弄成球形”。“抟气”,也就是把气凝聚成团。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为了不让它散失。庄子说“气聚而生,气散而死”,气能凝聚,就代表有生命力;气若散失,人就要开始走下坡路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结聚精气而致柔和,能做到像婴儿一样吗?关于这方面,我有亲身的经历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在我三十六岁的时候,有大概半年时间整个人状态特别不好,很容易犯困,睡醒了也不觉得神清气爽。精神开始不能凝聚,因为容易走神;身体也开始松散,因为容易倦怠。最明显的就是懒腰伸不起来了,手也没有那种紧紧握住抻筋达意的感觉,床上一躺整个人就是一摊。这让我有一种感觉,就是生命力正在不断的散失,好像卷心菜一样,一层层的打开,枯萎、流失。其实这就是“抟不住”的表现。《道德经》第五十五章中说婴儿是一种“骨弱筋柔而握固”的状态,它的手可以握得很紧,这正是因为精气凝聚,是生命力旺盛的表现。人死了就叫“撒手人寰”,手是撒开的,因为气散了。所以“抟气致柔”,抟住了气,就能致柔,柔是“生”的表现,《道德经》说“柔弱者生之徒”。当然后来我从那种“抟不住”的状态调整过来了,只能说道家的功法就是非常有用。第三句,“涤除玄鉴,能毋疵乎?”“鉴”在古代是指镜子,“玄鉴”,也就是指那个玄奥的、无形的、至大的、可照天地万物的镜子,是什么呢?是我们的心,心镜。《庄子》说:“圣人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心若明镜,以照万物。我们照镜子,都知道要把镜子打磨光滑,擦干净,不然就照不清楚,会模糊失真。那么我们用心照万物也是一样的,心若是有了瑕疵,照出来的万物也同样会失真。心的瑕疵是指什么呢?我们的主观臆断,我们的私心杂念。先入为主而有了主观的欲念和私心,那么你看万物就像戴上了有色眼镜,被自己的主观干扰而不能观察到它们的真实模样。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清洗杂念,涤荡心镜,可以做到没有瑕疵吗?第四句,“爱民治国,能毋以智乎?”《道德经》第六十五章说,“以智治邦,邦之贼也;以不智治邦,邦之德也”,它的上一句话是“民之难治也,以其智也。”那为什么想要民不变得智多,却要求统治者不要以智治邦呢?有一种现象,长期被捕捞的鱼,慢慢就学会了躲鱼网;长期被捕捉的鸟,慢慢就学会了躲陷阱。人们就感叹说,现在这鸟这鱼咋越来越聪明了!为什么这些原本头脑简单的小动物们,竟然现在智慧都可以与人相对抗了呢?庄子在《马蹄》篇中说:马高兴时颈交颈相互摩擦,生气时背对背相互踢撞,马的智巧就只是这样了。等到后来把车架加在它身上,把笼头戴在它头上,那么马就会侧目怒视,僵着脖子抗拒,暴戾不驯,或诡谲地吐出嘴里的勒口,或偷偷地脱掉头上的马辔。所以,马的智巧竟能做出与人对抗的态度,这完全是伯乐的罪过。马为什么从简单朴实变成了暴戾诡谲?正是因为有伯乐,说自己善于管理马,他用烧红的铁器灼炙马毛,用剪刀修剔马鬃,凿削马蹄甲,烙制马印记,用笼头和绊绳来拴连它们,用马槽和马床来编排它们。为了让它们接受驱驰,就饿了不给吃,渴了不给喝;为了让它们步伐整齐划一,就用马口横木和马络限制它们,用皮鞭和竹条威逼它们。我们常说别人傻,觉得自己聪明,还很自豪,其实有这种心理才是真的傻。别人是不需要那么聪明就能活得很好,而我们是不努力聪明就难以生存,就像到处被下套的鸟,整天被投饵的鱼一样。所以这句是说:爱护百姓,治理国家,能够做到不使用智巧吗?只有你不使用智巧去治理国家,管理百姓,百姓才不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暴戾,越来越难以管理。第五句,“天门启阖,能为雌乎?”“天门”是个什么门,众说纷纭。有说是头顶卤门的,启阖是心神出入;有说是鼻孔的,启阖是一呼一吸;有说是天下的,启阖是治乱兴衰。《庄子》中有两处提到了天门,第一处是在《天运》篇:“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矣。”第二处是在《庚桑楚》篇:“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我们先看第一处,“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矣”,这里是老子在和孔子讲道,说如果你心里对道没有正确的认知,就不可能见到它。这里的“天门”,就好像天上的一道门户,上面居住着道,打开了就能见道,关闭了就无法见道。再看第二处,“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这就明确多了,天门就是那个无,是“出生入死”的门户,出来谓之生,进入谓之死。《道德经》第五十六章有讲“出生入死”,生死出入的门户就是“天门”。二者有个共同点,“天门”的背后居住的都是“道”,只不过一个是对心启阖,开则以心印道;一个是对身启阖,开则造生万物。那么本句后面讲“能为雌乎”?雌具备的显著特点,便是柔弱安静而可以生养万物,因此这里应该说的是对身启阖的那个“天门”,出生入死的门户。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万物芸芸,有生有灭,不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根,能做到像那个根一样柔弱安静,生之畜之吗?第六句,“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我们现在是怎么追求明白四达的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增长见闻知识,对不对?但老子不是这样的。他讲“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不要向外边出走,这样才能知道天下;不要往窗户外面观看,这样才能得知天道。并且还说“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更甚者,连对外视听的门户也要关闭,“塞其兑,闭其门”,最终达到“不行而知,不见而名”。老子认为,这样才是真正的明白四达。其实这就是守中,不向外追求,不依赖外物,这样才能见道。《庄子》就说得比较直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他认为一味追求见闻知识是很不明智的行为,行为本身就不明智,也就更不可能通过它做到通达明白。所以老子说:“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通达四方,可以做到不通过见闻知识吗?最后一句,“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意思是说:生养万物,畜养万物。生养万物而不占有它们,畜养万物而不主宰它们,这就是最深的德。第十章这里就讲完了,欢迎大家留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