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破解道德经之三把核心钥匙 [复制链接]

1#

我们在前面的有关主题论述过了通行本的道德经(注:我国当前出版各种有关道德经的书籍基本上都是基于这个版本作为蓝本的)就如同我国*河的兰州河段以下的*河的水了。意思是道德经的思想早已被“浑浊”了(指被扭曲,歧义,窜改,篡改等),我们现在急需要做的就是要把道德经至少复原至公元前年前后的版本(注:这就是楚简本的时期,我们需要借助楚简本才可以做到这一点;楚简本,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这就如同我们要找到*河清澈的水至少要上溯至甘肃永靖县刘家峡水库以及以上的河段,因为我们知道*河的水是从刘家峡水库之后才开始浑浊的(参见前面的论述主题“道德经——中国思想文化的*河”)。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帛书(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就如同*河的刘家峡至甘肃兰州这一河段的水(注意:河水已经浑浊了),我要说的是,我们仅仅依靠帛书(注:大部分思想都已经被衰减了,诸如扭曲,歧义,失真,偏差等),我们是无法复原道德经的正本清源的工作的。所以我们一定得需要借助楚简本(指楚简本的思想,如同*河刘家峡水库以上的水,基本上没有被“浑浊”),再以帛书(有帛书甲本和帛书乙本)作为辅助,我们才可以去修正(复原)我国最伟大的一本有关人文思想的古老典籍。这就是我今天要说的,破解道德经之三把核心钥匙的第三把钥匙——“借助楚简本和帛书”。

道德经是一本有关人文思想的典籍,每章的精华就是它需要传达的主旨思想。一个解注道德经的人,如果他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仅仅凭自己丰富的知识去做道德经的解经工作,对于我来说,那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也就是说,一个能把道德经精意尽可能地解注出来的人,他不但需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知识(非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经过实践知识结晶而成的独立的思想。这样,他从事道德经的解经工作,其实就是与道德经的作者在思想上的对话和交流。要知道,真知的思想(注意:其判断原则就是具有道德上的价值,任何思想背离了道德层面,就一定是谬论,是伪知,或者仅仅是微观层面的知识而已)是恒定的,也就是可以跨越时间,空间,地域,国家,民族的,人的良知(良心)也是这样。后人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说过“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可以借用这句话来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同样的意思,那就是说,虽然老子(代表道德经的作者)这个人已经离开我们大约有多年了,但是他的良知的功用性(指对事物感性和理性上的认知)和他对“理”的思想(注意:思想最简单的定义就是人对“理”的认知,这个“理”就是我们常说的道理,常理,恒理,真理的意思,“理”可以算是一个非常大的哲学主题,以后我们会有这方面的论述,例如“什么是理?”或者“道德经中的理”等)和现在的我们的别无二致,我们和老子只是在这两方面存在程度上的差异而已。也就是说人的良知(或称良心)还是那个良心(现代的科学或者解剖学等都可以证明这一点,或者证明陆九渊话语的正确性,我们的心,或者心脏,包括我们的大脑,没有任何进化的迹象),世间的“理”还是那个“理”。正因为有这一点,所以我们读道德经,尤其是那些解注道德经的人,其实就是和老子在思想上对话和交流。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就是,无论那一本有关道德经的书籍,你只要去看那个作者,如果他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你只会看到有关道德经的字句,或者是他的大量的理论知识,或者是出自他人的知识而已,这种现象对于那些有关道德经方面讲座的人来说也是如此。这就是我要说的破解道德经之三把核心钥匙的第一把钥匙——(作者和老子的)“思想对话”。

接下来就要讲破解道德经之三把核心钥匙的第二把钥匙——“以经解经”。“以经解经”就是“让道德经自己来解注道德经”,或称“让老子自己来说道德经”。我国古语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先把书读透了,那么我们无论看那一处章节,就基本知道章节字句的真义。我们不能只看字句的意思,我们需要从上下文,从整章节,从相邻的章节,甚至是从整本书里找出与之相关的信息才可以得出此处字句的意思,否则我们就会很容易犯诸如望文生义,断章取义之类的这些主观上的错误(这是很多人常犯的错误)。现举两个典型的例子说明,①有关道德经里的“无为”之“无”的意思。我们一旦知道了“无”的真义,就很容易知道或者很好理解“无为”的真正意思了。“无”在道德经里并不是什么都没有的意思,如果什么都没有,就如同是等于0,因为0就代表什么都没有。那请问,0.1,0.01,0....有没有,当然有,只是量微而已。再请问,细菌(微生物)有没有(指大小之量),当然有,只是它小到不为我们的肉眼所见而已,我们不能因为它们太小,或者太微了就说它们没有,它们不存在。由此可见,道德经里的“无”就是“微小,细微,微末”的意思。从而我们也就知道了“无为”的意思就是“微为,细为,小为”的意思。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修正我们过去对于“无为”的曲解了,也就是以为“什么都不用做”的意思,那是完全曲解了老子的思想(注:无为思想是道德经里的核心思想之一)。“无为”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每天(每小时等)头发生长的微量,小孩每天生长的微量等等;古语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涓涓细流,汇成江河”,陆游的“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数学上的微积分思想等都是在说到事物的规律是呈微量增长和发展的,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道德经第53章“行于大道,唯迤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懈”就非常明确地传达了这个思想,人生在宏观层面是没有捷径可以抄的,人只要违背了这一点,其结局(在人生的风烛残年之时)是非常可悲的(除非,要么这个人稀里糊涂生,稀里糊涂活,稀里糊涂死也是可以的)。后人觉得“好懈”(参见帛书)这两个字让人看得不舒服,硬是要把它妄改成“好径”。要知道,人的“好径”,是因为人在本质上的“好懈”所导致的,“好径”是“好懈”的外在表现,是现象而已,如果我们现象和实质不分,那么我们就抓不到问题的实质。经这么一改,其所传达的思想也就从宏观层面下降至微观层面,也就基本失去了原本应该有的意义。这种现象在道德经里并非个例,而是成千上百个(本身道德经就只有言),这也就是我前面的论述主题里所说的,我的解经已经完全推倒了那些我国传统上的解经,因为前面已经说过,他们所参考的通行本就已经是错误的了。

“无为”在道德经里的自证:第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百仞之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毫末”,“累土”(指一筐一筐的土),“足下”(指双脚之一步一步)。第78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当是“不”字之错)能胜,以其无以易之”的“无”。第43章“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的“无有”和“无为”。这些都反映了事物的“积小成大,积少成多,积薄成厚”(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薄到厚)的规律或称道理。当事物的微量一旦积累至巨量的时候,这个巨大之量也可以带给我们巨大的危害或者破坏,甚至是毁灭性的(例如原子弹,原子弹的原理就是用到了“无为”的“无”,即微,微末的思想,如一个一个的原子)。第8章讲到“上善若水”,当水在适量的时候,如同我们的良善一样,是多么的可亲可贵,当洪水泛滥的时候,我们就视它们为洪水猛兽。当今我国许多国民的富贵病(或称安逸病),都跟“无为”的微积有关系,我国古语“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所反映的实质意思就是最佳的诠释。

这种解经的全部佐证都来自本章的上下文,或者整本书里的解经法就是“以经解经法”。对于我们这些解老大*来说,我们不要动不动(指只读了几遍,非上百遍)就天马行空起来,自己怎么说,庄子怎么说,河上公怎么说,王弼怎么说,这样解出来的道德经就是杂家注解的道德经(我把这种解经法称为“肢解式解经法”,或称“拆卸式解经法”,参见以后有关这方面的主题论述),而非原义道德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