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万物有道道德经蕴藏的管理智慧和领导力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皮炎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a_8833134.html

前言

-你是否读过《道德经》?又是否读懂了《道德经》?

-“道”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影响世界的规律和法则?

-学习和领悟“道”的关键,又是什么?

-为什么说《道德经》深藏着管理与人性的奥秘?

-《道德经》给我们每个人的领导力发展,有何启示和指导?

道德经

管理

01

《道德经》讲什么?

《道德经》讨论世界的本质规律,以及如何遵循这个本质规律养生、为人、处世、用兵、治国。前者是道,后者是德,遵道而行就是德。只要遵循了规律,结果就没有不好的。

所以,一位经营者,如果身体不好、公司不赚钱,那一定是没有找到某些规律,或者没有遵循某些规律。

《道德经》充满终极关怀,老子洞悉宇宙规律后,对人类命运报以深深的无奈和担忧,所以书中不断提醒人们要远离那些让人类陷入危局的事物。

所以,这本书也是一本《人类命运警示录》。

老子对于世界本质规律的基本假设,在现代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得到证明,这真是很神奇。我们无从了解老子的智慧从何而来,可能是古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心灵感知与宇宙更加贴近吧。

人,本来就是宇宙的一部分。

02

“道”是什么?是事物背后的规律

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里写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万物有道。

任何事情,如果找到了其“道”的脉动,就可以长久、持续地成功。所以,判断一个人水平的高低,往往看他对“道”的掌握。

“道”是什么?是事物背后的规律。

下棋有棋道、击剑有剑道、喝茶有茶道。但对于经营企业的领导者来说,关心的还是经营之道、用人之道。

对“道”彻底掌握并有最佳实践的人,往往被人称之为“神”,比如日本的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台湾的王永庆等诸位先生,都被人称之为“经营之神”。

所以,做企业,看上去是在创造产品、顾客、就业、税收和财富,其实是企业家在经营之道上的修行路。那些不断追求的成果和指标,只是让我们上路的诱饵罢了。

经营者们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经营之道”。

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谈的就是“道”和“德”两件事。

“道”,是万道之道,是所有规律背后的规律,是最终极的宇宙规律。而“德”,就是“道”显现出来的状态,或者说遵循“道”的行为。

老子看来,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由“道”而发生,这不辩自明。道并不是某种实物,而是一种规律,或者说是一种秩序,也许是一个还没有被人发现的公式或者定理。

03

“道”非常玄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道”非常玄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很难用语言精确描述。打个比方,就像一道美味的菜肴,你可以描述它如何好吃,但说得再惟妙惟肖,如果听众不亲自去品尝,就无法真正明白其“味道”。

你也可以给这道菜肴,起个好听的名字,甚至把配方展示出来。但与真实的美味相比,一切名称和语言,都是在隔靴搔痒。

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种想说,却怎么都不完全的痛苦,只有你自己去体会。

释迦牟尼也说过:我所知法如树上叶,我所说法如手中叶。

“知”与“说”的差距,是“活物”和“标本”的差距,所以老子不想说、也不屑说。但无奈函谷关的领导尹喜,非让他说,不说不让出关。那就说说吧,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有一天你品尝到真正的道,可别说和我讲的不一样哦。

04

理解道的前提

要理解两个基本关系:“无”和“有”

放下“道”,究竟是什么的讨论。老子提出了这个世界两个最基本的关系,“无”和“有”。

无,是天地的开始。或者说,天地开始之前,是无。不是虚空,就是无,没有!什么也没有!没有虚空、没有黑暗、没有时间、没有存在。

就像你还没有创办企业的想法的时候,你今天的企业就是“无”,是不存在的事物。

故此,“无名天地之始”。

从无到有,是一个奇妙的过程。某个机缘巧合,就有了——无中生有。而那个从无中生出来的“有”,只是万有的开端,是一切有的基础。

所以,“有名万物之母”。

亿年前,还没有宇宙。突然一个奇点大爆炸,让物质和能量诞生,让时间和空间出现,并且在宇宙规律的作用下,物质不断组合分化,演变出星系地球、大千世界、植物动物、人类社会。

今天的科学家研究发现,整个宇宙的直径已达光年,还在不断扩大。银河系有亿个恒星,已知宇宙中有亿个星系。也就是说,已知宇宙中恒星数量,比地球上的沙粒还要多。据估算,地球上一粒沙,对应了一万颗恒星。

“无”和“有”,相生相伴。无生出有,有归于无。两者同出于道,但因为表现形态不同,所以人们对它们的认知也不同,这就叫“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听起来很玄妙,但玄妙中又有更深的玄妙。这就是道,一切玄妙都由道而起。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05

学习“道”,需要开启两双眼睛

想要学习“道”,想要了解宇宙的终极规律,需要你开启两双眼睛。

一双是你的心性之眼,不要带着评判,用心去感受和品尝道的美妙;另一双是你的理性之眼,带着无穷的好奇心和渴望,去探索道的精微和复杂。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不矛盾。

让内心感动的美,和完美无暇的定律,本质上是一件事。就像我们可以从数学公式、物理学定律中去体会到“美”,也可以在优美的乐曲中,寻找到规律一样。

这就是“道”,掌管着宇宙的终极规律,是无和有的起点和终点,是世间一切事物的法则。让我们一起体会道的美妙、探索道的究竟吧。

06

“道”的两面性,“充满了迷人的矛盾”,让众多学界大佬上瘾

鲁迅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

中国人的文化面相,儒家和道家则大致各占了半张脸。懂得了道家,就懂得了中国的一半。

但道家这半张脸也会变,具有两面性。

钱穆说,老子思想,最尚自然,但还是最功利的。最宽慈,但还是最打算的……最深沉,而又是最简约的。可谓至论。

文化学者许纪霖研究完老子,也由衷感慨:你发现没有,老子既智慧又复杂的思想,不也是中国文化性格中的两面吗?他的有些东西,是深入国人骨髓的。

来自“道”的这种两面性,也让不少外国人着迷。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评价《道德经》虽有着“似乎不合逻辑的风格”,但它“充满了迷人的矛盾”,正是这种独特性,“使读者摆脱了习以为常的逻辑推理的轨道”,进入思维的一个新境界。

“两脚踏东西文化”的木心,对老子最为赞许。在他看来,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是伦理学家和*论家,他们研究的是人际关系和治国之策,而研究宇宙、生命,这种根本性的大问题的,且具有永恒性、世界性的中国哲学家,只有老子一个,庄子只能算半个。

07

《道德经》对中国商界的影响很大!藏着管理与人性的奥秘

在自然性、哲学性之中,《道德经》蕴含着“功利”与“打算”,充满了深刻的实用性。通篇讲的是“无为”,但最终的目的却是“无不为”。所以,它俘获了大批的决策者和经营者的心。

博览群书的张瑞敏,每年要看上百本书,他对人言,自己数十年来最喜欢看的、反复揣摩和品味的一本书,还是老子的《道德经》。

马云的包中,也有一本《道德经》常伴左右。有一回翻阅完,他讶异而兴奋地说道:“哎呀!这哪是我在读老子,明明是老子在读我,而且他读到了我内心的最深处。”

为什么企业家喜读《道德经》?

因为字的微言里,藏着管理与人性的奥秘。所以,说《道德经》是本土的“领导力第一书”,或不为过。它像一缕春风,吹绿了很多企业家的心田,也滋润着社会万千人众心上的沃土良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