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可道道德经第一章 [复制链接]

1#
刘*连医生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7957719611034263&wfr=spider&for=pc

《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此两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道法自然

《道德经》的第一章,老子就向我们呈现了一个极为宏大的概念:道。何为道?王重阳云:五行不到处,父母未生时,是道也。庄周云: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清净经》更是将其道抽象成了“无形”“无名”“无情”的只能强为之名一字道的难以名状之物。这是很难去表述的、很难去下一个明确定义的概念。所以老子云:可以被称为大道的“道”,并不是常人所说的道。道字的释义有很多种,道路,规律,阐述。但似乎哪种都无法去概括老子所言之道,所以老子说:人所阔论之道,都是小道而非大道。但大道是无法说的,只能去感受。得道是一种感觉而非获得,道是古人对这个宇宙本质最抽象、最极致的理解。似物非物,似心非心。因此一切去给大道名状和赋予的努力都是徒劳的。道就是道,所以老子又说:可以名状(大道)的名,不是常人所名。描述大道只能是无言的。一切言状大道之义都不会有结果。可以名状的是小道,旁门,邪道。大道若有名有形有情,必然也不是大道。大道是无的,但也是有的。这也是老子接下来带来的,有无的概念。

无极图

有是相对于无的,无是相对于有的。没有有就没有无,没有无也就没有有。老子提出“无名”,可理解为无法名状的(无),正如天地的起始,虚无之中难以去云何为天,何为地,何不为天,何不为地,何为且天且地,何为非天非地,但自从虚无中一点,天地便自然而分。此也即无极生皇极。此处的天地,也非仅实物上的天空和大地,它是一种和而不同&不同而和的概念,是有无,或者我们又可以称之,阴阳。天,是虚无中清且轻者,又可称之阳;地,是虚无中重且浊者,又可称之阴。两仪生则必反之,故天地阴阳再此相交,虽再次混合,却因是动而混合,故不反无,而另生一者,可曰万物(和)。因此老子说天地之始是无法名状的,是无的;又可理解为无有无法名状的特点,故为天地之始。无则必生有。有先阴阳而后阴阳交,故生万物。有先阴阳,故为万物母,故可以名状(有有无之分)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此两者同出,是指有无的概念,是同出于一的,同出于道的,大道是既无且有的。但毕竟有无有了分别,为了区分彼此,只好将其“异名”为“有无”,是道家所认为的宇宙发展的变化。道生有无是必须的,否则道也不是道,有无也不是有无。道同有无又是同时具有存在的,为了描述这种状态,我们就姑且称之为玄吧。玄为古代染布料倒数第二个步骤,是一种布料在黑中隐隐约约有红的状态,也因此借此义而用玄字。同时,玄既指道同有无共存而互化,又指有中有无,无中有有。这也就是万物的状态,或者说皇极生太极。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并不纯粹了,由先天变为后天的了,是宇宙发展更加细枝末节的变化。老子用一个字概括它:玄。

玄生万物

玄是宇宙发展细枝末节的变化,是道&有无&万物共同存在又彼此相化的状态,此谓一玄。那玄之又玄指的又是何?玄即变化,在玄的基础上再加以变化,实际上说的就是反之变化,将万物反为太极,太极反为皇极,皇极反为无极,便合于道。这实际上是老子讲的归于道的方法。老子在阐述道之概念,道之分化后,最后老子又讲何以得(归)道,方法至简,就是玄之又玄。一玄而宇宙,又玄而道朴。后期发展的道教修身养生修仙之术,也都在此基础上发展,如全真的内丹术等。为了众妙之门的合于道,后人几千年来一直努力追求玄之又玄,从未停止过。

玄之又玄,以得大道

而短如四十四字之《道德经》首章,却谈尽了道的一切,正如道总是寡言。而这也正是《道德经》这本千古奇书的魅力所在。

见字如见道尔!

人静而天地归

写在后面的话

道术有异。吾求道源,为道不为术。见今世物欲横流,人心躁躁,皆着于象,尽迷于此。遂与众友共享此道之源经,若诸君从中可得些许清静,化一便心愿足矣!

end

本文作者

化一道人

本文编辑

化一道人

音乐

太极-王先宏

插图

来源于网络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往期推荐

??

惚之恍之,以悟大道

点个赞,证明你还爱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