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之心得分享 [复制链接]

1#
第四十八章日损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矣。故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大家好!今天与大家分享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之心得。

上一章老子谈了圣人的“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为何?本章老子告诉我们皆是因为一个“损”字。“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求取学问的方法是天天累积,体悟大道的功夫是日日减损。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老子这里的“为学”与“为道”有怎样的区别。在古代,学问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在的学问,比如知识、技术、技能、技艺、技巧等等,另一类是内在的学问,即关于心性的学问,也是老子说的“为道”的学问。因此老子这里的“为学”是指做事的学问,“为道”是指做人的学问。要获得做事的学问,需要日积月累,因为做事的学问靠的是知识的增加,经验的积累,所以只能是“为学日益”了。要获得做人的学问,也就是心性的学问,需要以照见本心本性为根本,因此卸除遮蔽本心本性的知见、私欲,是为道的功夫,所以只能是“为道日损”。那么“为学”与“为道”相互矛盾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弄清楚它们各自的目的。我们“为学”之目的是为了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解决人类的基本生存以及从物质层面提升生活品质的问题。而“为道”之目的一方面是从精神层面提升生活品质,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就是找回让生命生生不已的那个根本,因为回归根本才是人类生命的终极意义。由此可知,二者本来并不冲突,它们的初衷都是要解决人类所遭遇的问题。只是随着外在学问的累积,外在能力的增强,往往会逐渐产生各种问题,比如自见、自是、自伐、自衿等,这些东西的产生会扰乱我们的本心本性,从而被知见、欲望所捆绑不能自已。为了让人们从知见、欲望的捆绑中解脱出来,回归那个让生命生生不已的根本,所以“为学”要以“为道”为根本,时时减损内在的知见和欲望,才能让“学”发挥出真正的作用。“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减损又减损,一直减损到所有的贪嗔分别知见、欲望,所有的习性、情识,垢相、净相都放下,只剩下本性的作为。为什么要“损之又损”?奥地利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的薛定谔在年的一次演讲中所说“自然万物都趋向从有序到无序,即熵值增加。而生命需要通过不断抵消其在生活中产生的正熵,使自己维持在一个稳定而低的熵水平上。生命以负熵为生”。“生命以负熵为生”,也就是说生命存续的一个关键要素在于不断减损,不断减损系统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无序和混乱。比如地球上的人类、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等,其之所以可以生生不息,是因为他们以吃喝拉撒,一呼一吸与外界交互作用形成了“负熵”流,从而实现了生命的生生不息。薛定谔对生命的解读源于物理学的“熵增定律”。“熵增定律”,其大概意思是说一个孤立的系统,若无外力做功,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是会从有序走向无序,这个无序、混乱的程度就用“熵”来表示,熵值越高代表系统的混乱程度越高。自然万物如此,而我们精神生命(法身)也同样如此。一个婴儿刚刚降生时熵值最低,然而由于后天的学习与熏染,逐渐有了高下、荣辱、垢净等好与不好的贪嗔分别以及追逐好的,逃避、抵抗不好的欲望,这个贪嗔分别知见和欲望最终将干扰和破坏本性的造化,给人类物质生命(肉身)乃至精神生命(法身)带来无序和混乱,直至生命的消亡。而要避免无序和混乱产生,就只能是老子说的“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即把熵值降到最低,低到对本性的造化没有丝毫的干扰和破坏。因此,“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不是消极,相反是激发生命活力,以达无不为的手段。“无为而无不为”从内来说,因本性的造化没有受到任何的干扰和破坏,所以这个最具智慧、圆满的本性造化得以开启,有形、无形的生命都因此得到最好的化育。从外来说,做人做事因依道而行,则无往而无不利。所以“无不为”是道(本性)的无所不为,而不是我(小我)无所不为。“故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这里的“取天下”是比喻,比喻因合道而行,让道的用得到最圆满的发挥,也就是前面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所以这个“取天下”往大的说可以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往小的说也可以是日常生活、工作中依循事理大小、先后所作的应对进退,反正就是“外王”的意思。“无事”指行事中没有贪嗔好恶私欲的捆绑,也就是“内圣”的意思。“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是说行事若有贪嗔好恶私欲的捆绑,就没办法让道的用得到最圆满的发挥。换句话来说“故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是说凡能做到“外王”的人,必然具有“内圣”的德性,如若不具备“内圣”的德性,则无法获得“外王”的功夫。因此,本章的宗旨其实就一个字“损”,损欲而得圣,內圣则外王,故必取天下也!好了,本章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您的阅读!我们下期见。在下不敏

知道易信道難;信道易行道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